Hacker News 高赞评论 - 2025-11-10
1. 用户 dehrmann 在《AI不会取代工作岗位,AI支出才会》中的新评论
Hacker News可能不爱听,但远程工作确实是重要因素。当初费尽心思向管理层证明远程效率不输坐班,本质上也是在集体推销如何把自己的岗位外包出去。
作者: dehrmann | 发布于: 2025-11-09 17:55
2. Glyptodon 在《AI并非取代岗位,而是催生AI支出》中的最新评论
作为一名最近被裁的高级工程师,要说我的岗位被什么取代了,那就是被外包初级开发人员取代了。这些人虽然已在公司工作一年多,但人均产能实在堪忧——也许他们做事要花三倍时间,但只要足够廉价就值得。也就是说,我认为这次裁员是出于成本削减考量,其背后逻辑是保留高级人才毫无价值,只是为了维持公司盈利,而非AI真正带来了多少效益。(因为即便有效益,相比外包团队和本土经验不足的同事,实际利用这些效益的人正是我。)
作者: Glyptodon | 发布于: 2025-11-09 16:51
3. ksajadi 在《2025款三星Family Hub升级推动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发展》中的新评论
我的三星电视总会在随机时间遮挡约20%的屏幕,提醒我他们的条款协议已更新。虽然我确实可以选择在电视上通读全文再通过比对找出变更内容,但根本没有拒绝条款的选项。
这种弹窗出现得过于频繁,而且总是在电影播放到一半时突然跳出,所以我每次都只能点”接受”。
现在我真想随时都能换回一台”傻瓜电视”。
作者: ksajadi | 发布于: 2025-11-09 16:20
4. robin_reala在”2025年三星Family Hub升级提升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中的新评论
这份新闻稿真是绝了,让我彻底断了未来购买三星任何白色家电的念头。通篇都散发着”拒绝”的气息。
作者: robin_reala | 发布于: 2025-11-09 15:47
5. talkingtab 在“活跃互联网理论”中的新评论
阅读这些评论时,我突然顿悟了:在这个文化环境中,我们变得多么被动和反应式。
问题确实存在。虽然不确定表述是否准确,但我对”活跃互联网vs死寂互联网”的概念深有共鸣。
现有评论(目前仅10条)大多停留在批判层面。(比如抱怨没有JavaScript版本、缺少行动号召、风格问题、理论错误等)
我的顿悟在于:”批判具有毁灭性”。想要活跃的互联网?停止批判。如果你想要无JavaScript版本,就自己动手做一个。如果你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就去实现它。如果你对问题有洞见,就分享出来。
当前这种”追随者”模式的互联网,无形中灌输了”发表评论就等于采取了行动”的错觉。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里已经有人付出了实际行动。如果你想要评论,请尝试深化思考而非批判。助力建设,而非拆台。
作者: talkingtab | 发布于: 2025-11-09 13:36
6. microtonal 在 “Ask HN: 如何为孩子配置第一台 Linux 电脑?” 中的新评论
我的孩子们很喜欢这种方式给他们带来的能力、自由以及后来意想不到的社区体验。
但我觉得有必要指出,我们经常会把自身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而他们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兴趣取向。evolve2k 我这不是在说你的情况,只是提出一个普遍现象。
我曾给女儿装了台Linux电脑,初期还好,但她对那种掌控感和自由并不感冒,后来反而觉得是累赘。她学校和朋友们都在用PowerPoint——用LibreOffice协作时总是磕磕绊绊。有几次她想做桌面出版之类的设计,但Linux上的选项实在谈不上…用户友好。
最后我们给她换了Mac Mini。如果以后产生兴趣,她依然可以打开终端使用Homebrew等工具,甚至能用大多数自由软件。更重要的是,她现在感兴趣的事情都能更轻松地完成:比如用着简单易上手的Swift Publisher做排版,需要时也能无缝协作处理PPT演示文稿。
最关键的是要倾听你孩子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
作者: microtonal | 发布于: 2025-11-09 12:30
7. bertil 在《我是马克·扎克伯格》中的新评论
我有个朋友名字很常见(名和姓都普通),她经常收到明显不是寄给她的邮件。于是她建了个同名者互助的Facebook群组来分流邮件,现在成员已过百,还帮大家拿到了重要文件。
最绝的是有次有人需要代领官方文件但本人无法到场,群成员甚至组织了”身份扮演”——附近另一位成员主动帮忙:”到时候需要我的身份证吧?””没事,我正好有张同名同姓的证件……”
作者: bertil | 发布于: 2025-11-09 10:43
8. mjd 在《我是马克·扎克伯格》中的新评论
丹尼斯·里奇(C语言联合发明人)曾在其个人网站上设有名为“我的其他人生”的页面,其中列举了其他同名同姓的丹尼斯·里奇。
“在我的主要职业生涯之外,我还积累了其他被互联网记录的个人成就与兴趣爱好。通常我会使用独立的电子邮箱、社保号码和DNA来追寻这些兴趣。”
该页面现存于此:
https://www.nokia.com/bell-labs/about/dennis-m-ritchie/otherlives.html
作者: mjd | 发布于: 2025-11-09 09:05
9. jowea 在《我是马克·扎克伯格》中的新评论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用UUID来取代名称字段。
作者: jowea | 发布于: 2025-11-09 08:36
10. thesumofall 在”空客如何起飞”中的新评论
我很久以前在空客工作过,虽然显然带着些美好滤镜,但记忆中特别突出的几点:
法国人和德国人虽然喜欢互相较劲,但他们的文化其实完美互补。我觉得空客如果单纯由法国或德国主导都不可能成功(当然英国和西班牙也是参与者,只是存在感较低)
尽管是个高度政治化的实体,日常工作中完全感受不到这点。即便到最高管理层,感觉仍是家专注攻克超高难度工程挑战的技术公司。偶尔会有关于新项目工作份额分配的争执,但更像是内部团队在争取自己偏好的业务,而非外部政治干预
这是家真正的跨国公司。我的第一个团队有八位同事分布在四个国家。为了让协作顺畅,他们很早就配备了视频会议系统——那些设备当时要占满整个侧厅。
作者: thesumofall | 发布于: 2025-11-09 07:22
11. bawolff在”Boring公司因向检修井排放钻井液被罚款近50万美元”中的新评论
怎么才罚50万美元???
检查人员在时就停工,一走就重启,这故意程度让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不算刑事责任?
作者: bawolff | 发布于: 2025-11-09 04:35
12. nullhole 在”全球最大货运帆船完成首次跨大西洋航行”中的新评论
他们也有客运服务!
法国至巴尔的摩航线3200欧元,13天行程。这个价格包含一日三餐、看起来不错的客舱、独立卫浴、私人阳台和网络服务(不过网络稳定性如何/是否有附加费还是个问题)。
每天约250欧元听起来不算太糟,而且途中还能工作。感觉挺不错的……
https://www.voilasailcoop.fr/transatlantic/
https://www.voilasailcoop.fr/transatlantic/transatlantic-a-b...
作者: nullhole | 发布于: 2025-11-09 03:08
13. Arrath在”法官拒绝免除Flock监控录像适用公共记录法”中的新评论
很好,这类记录本就不该被豁免。就算是第三方收集的又怎样?这本身就是应地方政府/执法机构要求执行的服务,而且用的是纳税人的钱。
作者: Arrath | 发布于: 2025-11-09 01:47
14. Hizonner在”仅靠IP屏蔽英国不足以遵守《在线安全法》”中的新评论
你甚至本就不该被要求做地理封锁。如果我在A国运营网站,除非我采取了专门针对B国用户的特定行动,否则根本无需关心B国的法律——这甚至不包括面向全球的情况。如果你不想让本国公民访问国外的某些内容,那是你该和自己公民解决的问题。
从那些蠢货一开始创建IP定位数据库时就很明显,人们会要求这样使用它们……而现在这些要求似乎正在占据上风。
作者: Hizonner | 发布于: 2025-11-08 23:30
15. hypeatei 在《我想让你了解芝加哥》中的新评论
一名新闻台制片人被移民及海关执法局逮捕,执法人员强行撕扯导致他人保险杠脱落,而她最终却在未受指控的情况下获释。
作者: hypeatei | 发布于: 2025-11-08 21:56
16. tedivm 在《我想让你了解芝加哥》中的新评论
我住在芝加哥,这篇文章连皮毛都没触及到实际情况有多糟糕。我妻子昨天去海滩待了十分钟想从混乱中喘口气,结果他妈的一架黑鹰直升机就从她头顶轰鸣而过。这些直升机真的每天都会飞过我家屋顶。
包括美国公民在内,人们真的在被绑架。有人被蒙面特工枪杀。有人的孩子在被绑架后遗弃在路边。就在今天,数百名蒙面部队突袭了拉丁裔社区小村。我加入了十几个信号群组来获取实时动态。
最让我恐惧的是,几乎没多少人真正知道这里正在发生什么。我和芝加哥以外的人交流,看着新闻,却完全看不到这里正在发生的任何事。当我告诉他们实情时,他们都震惊了。
我无法形容这里的现状,无法表达我们对这个国家的恐惧,更说不清事态如何每天都在持续升级。
编辑:这条帖子刚被标记隐藏,正好证明这个国家多么想假装一切都没发生。虽然现在标记被撤销了,但有人试图掩盖事实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我们所有人的处境有多糟糕。
作者: tedivm | 发布于: 2025-11-08 20:47
17. Buttons840 在《健康提醒:别让心脏病夺走生命》中的新评论
我并非他汀类药物的怀疑者——或者说,我不愿成为怀疑者。我查阅过研究资料,从理性上认可其作用,但内心仍感受到拒绝使用他汀类药物的社会和心理压力。
当我发现医学界普遍认同ApoB(载脂蛋白B)是比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准确的检测指标,但行业仍主要检测LDL-C而非ApoB时,不禁心生疑虑。
当我了解到他汀类药物的目的是减少动脉斑块堆积,而我们明明可以通过扫描直接检测斑块形成情况,却鲜少实施这类检测时,同样感到困惑。比如我们看到偏高的LDL-C数值(本应关注ApoB指标),便开始担忧动脉斑块问题。既然具备直接检测动脉斑块的技术条件,我们却弃之不用,转而直接开具他汀类药物处方。这就像我们担心问题X,也有能力检测X,但偏偏不检测X,反而根据替代指标Y直接开药。这种逻辑令人难以信服。
据我所知,他汀类药物约能降低30%的心脏病发作风险。这个效果不算差,但若未服药时发生心脏病,服药后仍有约70%的发病概率——所谓风险降低30%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
正如各位所见,我对胆固醇和他汀类药物确实心存忧虑。
作者: Buttons840 | 发布于: 2025-11-08 17:25
18. web3-is-a-scam 在《Btop:htop 的现代升级版,带游戏化界面》中的新评论
作为btop用户,我想问它到底哪里游戏化了?如果”游戏化”指的是”界面看起来像电子游戏(或电影)里的场景”,那确实说得通——但这并不是”游戏化”一词的通常含义啊…
作者: web3-is-a-scam | 发布于: 2025-11-08 16:56
19. risho 在《Btop:具备游戏化界面的现代版 htop 升级替代方案》中的新评论
我觉得他们选”游戏化”这个词简直是故意不想让人用。
作者: risho | 发布于: 2025-11-08 16:27
20. nba456_ 在”万亿美元科技股遭抛售,市场对AI前景转向怀疑”中的新评论
纳斯达克指数跌至两周以来最低点!
作者: nba456_ | 发布于: 2025-11-08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