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er_news_top_comments_2025-11-05

Hacker News 高赞评论 - 2025-11-05

1. simonw 在”我们正在开源 Jupyter notebook 的继任者”中的新评论

用词不当真是毁了一个有趣产品发布的好方法:

“坦白说,单机版笔记本已经显得过时很久了。我们正在开源它的继任者。Jupyter应该被供奉在伟大创意的殿堂——与’Hello, world’和’查看源代码’并列。”

如果你们想接触Python社区,这绝对不是正确的做法。这种充满敌意的表述完全没必要!请保持基本的尊重。

我给Deepnote的建议是撤回这篇发布公告(最好附上道歉),然后重新发布。他们确实开发了真正实用且有趣的产品,但如果以这种方式向世界介绍开源版本,这个产品获得的关注度将远配不上它的实际价值。

作者: simonw | 发布于: 2025-11-04 19:31


2. itsoktocry在”Tell HN: X无论是否点击都会在网页视图打开所有推文链接”中的新评论

我是Twitter的长期用户。对埃隆并无恶感,所以当他收购平台时,我持谨慎乐观态度。

上周我注销了账号。这个平台现状糟糕且日益恶化,充斥着诈骗信息和垃圾内容。所有功能都围绕着垃圾互动设计,就为了让X团队能吹嘘产品数据有多好看。

作者: itsoktocry | 发布于: 2025-11-04 15:53


3. robinhood在”Tell HN: X 无论是否点击都会在网页视图中打开推文链接”中的新评论

我觉得很可悲的是,Twitter居然还能有流量。就算我们抛开平台上那些见不得光的内容(言论自由?呵呵),无论是网页版还是移动端,这个应用的用户体验都相当糟糕。

真希望我尊敬的所有开发者都在用其他平台。

作者: robinhood | 发布于: 2025-11-04 14:00


4. Yizahi 在”Ask HN:如何处理冗长的氛围编码PR?”中的新评论

除了直接拒绝并要求重写的方法(这在企业环境中可能行不通),还有个替代方案:你可以安排一个超长的视频会议,邀请那位提交问题代码的同事参加,并在会议议程中礼貌地说明,如此重大且涉及面广的变更需要通过协作会议来讨论。接着你通知自己的主管,说明有新的大型任务需要投入X小时的工作量,如果他希望重新安排任务优先级,你表示欢迎。如果会议真的召开,你就逐行审阅代码,要求作者逐条解释。如果对方拒绝解释或拒绝参会,你就可以明确说明理由后直接拒绝代码合并请求。

作者: Yizahi | 发布于: 2025-11-04 12:11


5. 用户 susam 在”布隆过滤器适用于不扩展的搜索场景”中的新评论

十多年前我在RSA工作时,我们开发了基于布隆过滤器的索引技术,专门用于加速查询专有数据库——该系统用于存储PB级别的网络事件和数据包信息。当时我基于MurmurHash2函数实现了核心的布隆过滤器索引器,至今仍为这项工作感到自豪。查询性能的提升让客户印象深刻:查询速度从每秒约4.9万条记录提升至每秒约149万条记录,增幅接近30倍。

这种性能飞跃其实在预料之中,因为布隆过滤器能让查询引擎在确定数据块不包含目标数据时直接跳过整块数据。这种方法绝不可能出现假阴性,虽然存在假阳性,但通过精心设计的参数权衡,可以将误判率控制在极低水平。

我们采用4个哈希函数(k=4),每个布隆过滤器分配10007个比特位(m=10007),每1000条记录(n=1000)创建一个新过滤器,理论假阳性率仅为1.18%((1 - e(-k * n / m)) ^ k = 0.0118)。在五年实践检验中,实际假阳性率始终维持在1.13%至1.29%之间。

假阳性唯一的代价是导致查询引擎多读取一个数据块进行验证,这类似于CPU分支预测错误——只影响性能不影响正确性。每1000条记录的数据块(约1-2MB大小)仅增加1.25KB开销,就实现30倍的查询加速,在我看来是绝佳的权衡方案。这对用户体验带来质的飞跃:原本需要等待2分钟的查询结果现在只需5秒,大型查询的等待时间更是从30分钟缩短到1分钟左右。

作者: susam | 发布于: 2025-11-04 11:42


6. 317070 在《你无法 cURL 边界》中的新评论

首先,作者其实搞错了。日期并不是你提交申请前的5年,而是内政部收到表格前的5年!所以这里存在几天的不确定性,具体取决于皇家邮政寄送纸质文件的速度。

另外,我在填写表格前曾向内政部申请获取我的个人信息。毕竟你有权要求他们提供将用于核实表格内容的个人数据。卡夫卡要是知道这事肯定会感到欣慰。

实话告诉你,内政部根本不清楚你五年前的行踪。我的旅行记录他们大概只掌握了50%,而且经常只记录了单程行程。飞机、渡轮、火车、帆船…什么交通工具都不管用。看来他们的信息保存工作做得实在不怎么样。

作者: 317070 | 发布于: 2025-11-04 10:04


7. keiferski在《人工智能正在思考的案例》中的新评论

我不认为对此持批判态度是条件反射式的反应。

“思考”,就像”智能”和其他许多指代复杂事物的词汇一样,并非一个简单的议题。这个词及其概念形成于一个主要指向人类、其次指向动物的语境中。

如果直接无视整个概念发展史,简单地说”它做了件看起来像思考的事,所以这就是思考”,这种论断未免太过轻率。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对”思考”这个词的实际含义进行剖析。可惜的是,尽管这本质上正是争议的核心,却没人愿意在定义层面展开辩论。

在概念厘清之前,这种无休止的混乱争论注定不会得出实质结论。

“每个复杂问题都有一个清晰、简单但错误的答案。”——H·L·门肯

作者: keiferski | 发布于: 2025-11-04 08:58


8. 用户apexalpha在《你不能cURL一个边界》中的新评论

我完全不知道对于非欧盟公民来说,旅行竟然如此困难。

天啊,我几乎要替作者感到愤怒了,居然要跨越这么多繁琐的程序。

申请英国公民身份时,你需要证明自己在提交申请当日(但必须精确到五年前的同一日期)确实身处英国境内。不是大约五年前,也不是那个星期——必须精确到你在表格上点击”提交”按钮的那一刻再倒推整整五年。哪怕只相差24小时,在等待数月后你的申请就会被拒绝,还得支付高昂费用重新申请。

这个规定简直荒谬得可笑。真不知道这种条款是怎么被写进法规里的。

作者: apexalpha | 发布于: 2025-11-04 08:55


9. FearNotDaniel 在《你无法 cURL 边界》中的新评论

如果他在英国机场转机时第一反应是去买格里格斯家的香肠卷,那这人绝对配得上英国国籍,没得商量。

作者: FearNotDaniel | 发布于: 2025-11-04 08:01


10. robot-wrangler在”Tell HN: X正在将所有推文链接强制转为网页视图”中的新评论

既然大家都在发公共服务提醒,那现在这个平台对未登录用户的移动端体验是不是已经完全崩坏了?

出了点问题,但别担心——让我们再试一次。

这几年来我看到的就只有这个提示。没有具体错误说明,甚至不提示登录或安装应用,只会怪罪到我的隐私扩展头上(其实我根本没装任何扩展),然后给个毫无意义的重试按钮。虽然没什么大损失,但实在令人惊讶!一方面这算是大型科技公司难得没有进行烦人骚扰的情况,但另一方面这也是转化漏斗中明显愚蠢的疏漏。

作者: robot-wrangler | 发布于: 2025-11-04 07:01


11. 用户 testdelacc1 在《为何空调便宜但维修昂贵》中的新评论

作者在解释杰文斯悖论时犯了个错误。他们说”我们生产煤炭的成本越低、速度越快,最终使用的煤炭就越多”。但这根本不算悖论,这只是经济学入门课里最基本的供需曲线原理,完全符合预期。

而只要你费点功夫打开维基百科(链接),就能理解真正的悖论所在。杰文斯观察到,当蒸汽机效率提高、单台耗煤量减少时,我们反而会在众多新行业和场景中部署更多蒸汽机,导致煤炭总消耗量不降反升。

这看起来像是基础性疏漏,或许这位作者从没听说过维基百科。但另一方面,我觉得他是想强行论证AI正在实现巨大生产力提升。为此他使用了持续下降的token单价作为论据,这很像杰文斯当年观察”煤炭产量”的做法。但问题在于,作者始终没能举出像19世纪60年代蒸汽机那样由AI开创的新行业和应用场景。所以他曲解了杰文斯悖论,删去了最关键的悖论成分,让他的论点显得自洽。

杰文斯悖论在这里仍然可能成立!我并非否认这点。只是我们尚未看到切实的案例。一个恰当的例子应该是:当软件工程师效率提升时,定制化软件开发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但仅仅降低token成本并不能证明什么。

作者: testdelacc1 | 发布于: 2025-11-04 06:32


12. viccis 在 “Ask HN: 如何处理冗长的氛围编码 PR?” 发表新评论

如果是开源项目?直接关闭这个PR,要求对方重新提交一个更精简的版本。如果坚持要包含DSL这类复杂实现,必须给出充分的技术合理性说明。

如果是工作场景?直接关闭这个PR,并提醒对方:当我要花数小时甚至数天来审核这9000行准备合并到重要服务的代码时,你们靠AI堆出来的开发速度根本不能给公司节省时间。要求重新提交精简版本,任何像DSL这样的复杂设计都必须论证其必要性。如果老板强行要求审核,我会照做但会悄悄开始找新工作——在那些不需要我花10倍甚至100倍时间审核同事”写”出代码的地方。

作者: viccis | 发布于: 2025-11-04 06:03


13. 用户 throwawayffffas 在《Ask HN:如何处理冗长的氛围编码 PR?》中发布新评论

这取决于具体情况。这是来自:

  1. 工作同事时,你可以说:”嘿____,这个PR有点大,我不确定能否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审查,能不能把它拆分成更易处理的小块?另外:我们真的需要为这个专门设计一套领域特定语言吗?”

  2. 开源项目新贡献者时,你可以说:”嘿____,感谢你对X项目开发的关注。但很遗憾我们没有足够资源审核如此大型的PR。如果你仍希望参与贡献,建议可以先尝试解决我们现有问题清单中的某个任务,清单链接在这里。”

  3. 熟悉贡献者时,你可以说:”这个PR实在太长了没法审,我们能不能把它拆分成几个小部分?”

无论哪种情况都要坦诚相告,直接表明无法审核过长的PR。

作者: throwawayffffas | 发布于: 2025-11-04 02:57


14. chemotaxis 在”AI的拨号时代”中的新评论

我期待”个人计算”时代的到来,小型模型将遍布各处…

但有人可能会说那个时代只是昙花一现。个人电脑真正兴起是在1990年代,Web 2.0则出现在2000年代中期。如今对普通人而言,超过95%的屏幕使用时间,本质上只是把电脑当作连接”云端”中心化服务的简易终端罢了。

作者: chemotaxis | 发布于: 2025-11-03 23:31


15. isaacdl 在 “Guideline 已被 Gusto 收购” 中的新评论

今天早上我差点就这事发个帖子,因为我收到了一封让我非常恼火的邮件。我之前通过前雇主在Guideline开设了401k养老金账户,而这封来自Accrue的邮件里居然写着:

登录方式:请访问my.accrue401k.com登录。您会发现401(k)操作界面和用户体验保持原样。若已完成账户设置,使用原有登录凭证即可进入操作界面。(请注意,Accrue目前未提供移动端应用)

邮件中my.accrue401k.com是带超链接的。我私下做了调查(还联系前雇主核实!),但这完全就是定向网络钓鱼攻击的典型手法。仅凭一封主动发来的邮件,就要求用户往从未使用或听闻的网站输入财务账户凭证——这简直荒唐透顶。

这封邮件让我首次听说Gusto、Guideline被收购,以及Accrue 401k(这家公司似乎是专门为接管非Gusto系的Guideline养老金账户而成立)。真是“惊喜”连连。

作者: isaacdl | 发布于: 2025-11-03 23:24


16. saltysalt 在”AI的拨号时代”中的新评论

我不太确定拨号上网这个比喻是否贴切,反而更倾向于认为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的大型机时代——那些庞大而托管成本高昂的集中式计算模型,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承担运营成本。我们就像是在向它们租用分时计算资源(代币就相当于当年的打孔卡)。

我期待着”个人计算”时代的到来,届时小型模型将遍布各处…

作者: saltysalt | 发布于: 2025-11-03 22:32


17. 用户tkz1312在《人工智能正在思考的案例》中发表新评论

在多次目睹大语言模型能够生成连贯、合理且有效的推理链条,来诊断我开发软件中的问题和缺陷后,我现在毫不怀疑它们确实在思考。

意识或自我认知当然是另一个问题,目前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还不够明确。

那些因为无法相信我们能够通过规模化的矩阵乘法实现真正推理,就条件反射般否定眼前证据的行为虽然可以理解,但也暴露了想象力的匮乏和思维僵化。这个世界充满了光怪陆离的奇迹,而这不过是清单上新增的一项罢了。

作者: tkz1312 | 发布于: 2025-11-03 22:13


18. booi 在《</> Htmx – The Fetch()ening》中的新评论

最终我还是不情愿地改变了主意:htmx将会推出另一个主要版本。

但为了遵守”不会有htmx 3.0”的承诺,下一个版本将直接命名为htmx 4.0。

从技术层面来说完全正确…这才是最完美的正确方式。

作者: booi | 发布于: 2025-11-03 20:54


19. Symmetry 在《人工智能正在思考的案例》中发表新评论

“计算机能否思考这个问题,其趣味性不亚于讨论潜艇是否会游泳。”——艾兹格·迪杰斯特拉

作者: Symmetry | 发布于: 2025-11-03 19:04


20. JCM9在”OpenAI与亚马逊签署380亿美元云计算协议”中的新评论

OpenAI年收入130亿美元,就算往宽了算也就200亿。但他们签下的算力投入承诺高达1.4万亿美元——这种资产至今已被证明具有超级折旧周期。

必须有人迅速拿出1.4万亿美元真金白银,否则整个体系就会崩塌。为什么?因为层层循环融资和交易的最终端,站着只收现金的实体(比如电力公司绝不会接受OpenAI股权付电费)。

如果以上事实还没让你意识到这场狂欢有多疯狂,那你该清醒清醒了。指望在ChatGPT上”卖广告”来填补这个窟窿?门都没有。

作者: JCM9 | 发布于: 2025-11-03 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