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er News 高赞评论 - 2025-10-30
1. 用户 hardwaregeek 在《Uv 是 Python 生态十年来最令人振奋的进展》中的新评论
我得说,听到这么多年人们总说Python的工具链已经够用了、你应该用virtualenv配pip,还声称JavaScript的工具链肯定更糟——现在看到Python开发者终于能在自己生态里尝到npm/cargo/bundler的滋味,并且爱不释手时,我感觉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充分印证。确实,npm有其问题,但锁文件和一致性安装的体验实在太棒了。
作者: hardwaregeek | 发布于: 2025-10-29 20:01
2. NelsonMinar 在”《我的世界》Java版将移除代码混淆”中的新评论
最让我惊叹的是,Minecraft不仅拥有最强大的模组社区,而且这些模作者十多年来一直面对着经过混淆、反编译的Java二进制文件进行开发。他们甚至构建了精密的工具链,先用相同的混乱命名进行反混淆,完成修改后再重新混淆回去。这是何等执着的奉献精神。
作者: NelsonMinar | 发布于: 2025-10-29 18:28
3. AdmiralAsshat在”Tell HN: Azure服务中断”中的新评论
微软某个高管让Azure团队照搬亚马逊的所有做法,结果他们还真就一字不差地执行了。
作者: AdmiralAsshat | 发布于: 2025-10-29 17:06
4. Brett_Riverboat在”YouTube正下架关于执行非标准Windows 11安装的视频”中的新评论
对于在首次设置界面有特殊需求的用户:不要回答任何问题,直接按 Shift + F10
此时会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
请依次执行以下操作(无需输入引号):
输入”net user 首选用户名 /add”(将”首选用户名”替换为你想要设置的用户名)后按回车
接着输入”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首选用户名 /add”后按回车
接着输入”net user 首选用户名 /active:yes”后按回车
接着输入”net user 首选用户名 /expires:never”后按回车
接着输入”net user administrator /active:no”后按回车
接着输入”net user defaultUser0 /delete”(注意大小写敏感,确保”U”为大写)后按回车
接着输入”regedit”后按回车此时会打开注册表编辑器,请导航至”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OOBE”
删除”DefaultAccountAction”、”DefaultAccountSAMName”和”DefaultAccountSID”这三个键值
右键点击”LaunchUserOOBE”将其重命名为”SkipMachineOOBE”,并确保其数值设置为”1”
关闭注册表编辑器后,输入”shutdown /r /t 0”完成系统重启
作者: Brett_Riverboat | 发布于: 2025-10-29 12:44
5. TeMPOraL 在”保持安卓开放”讨论中的新评论
答案是:银行/金融应用、企业应用、政府应用以及受版权保护的媒体内容(音乐、视频、游戏、图书等)。
正是这些参与者坚持要对终端用户设备实施过度控制,从而成为我们讨论问题的根本驱动力。
问题不在于新的移动平台不可能成功,而是开放平台注定无法成功——因为上述参与者不欢迎开放生态。若失去这些关键应用,移动设备将丧失90%以上的实用价值,最终只能沦为小众玩具般的电子配件,而非(尽管粗糙简陋但)能满足日常需求的基础工具。
作者: TeMPOraL | 发布于: 2025-10-29 12:17
6. bilekas 在《AWS 转战裸机两年后:关于离开 AWS 的疑问解答》中发表新评论
看到这么多反对意见让我很惊讶……AWS实在太贵了。将整个系统或服务完全搭建在AWS上的应用场景,远比人们意识到的要少见得多。可能我只是个对着云服务嚷嚷的老古董(并非双关语),但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忘记怎么运行裸机服务器的?
我们实现了730天以上、实测可用性达99.993%的纪录,还成功规避了一周前发生的AWS区域性宕机。
这段自夸相当漂亮。考虑到他们通过CloudFlare实现DDoS防护入口,确实存在这个依赖项。但就这一点而言,我完全同意DNS和入口配置确实可能成为全职工作,而运行几个微服务和数据库绝对不算。如果你的团队需要持续监控和调整这些服务(比如扩缩容),那问题出在设计上,而不是托管方案。
除非你是每小时要处理数十亿次高负载请求的小公司,否则我敢打赌AWS绝对在超额收费。
作者: bilekas | 发布于: 2025-10-29 11:50
7. liendolucas 在”保持安卓开放”讨论中的新评论
我可能要说出一些会让我被踩的言论:
为什么我们非得乞求谷歌保持安卓开放?说真的,那么多开源项目都是从真实具体需求中诞生,并成功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
现在迫切需要诞生一个能完全摆脱谷歌的新平台。我试过PostmarketOS(在PinePhone上),虽然目前还不能说它适合所有人作为主力机使用,但这无疑是必须要走的路。
由于还难以完全脱离安卓,我暂时没能用上这个系统,但我几乎每天都在思考这个平台——因为我实在不想再用安卓了,宁愿牺牲某些功能来换取一个开放友好的手持平台。即便不是PostmarketOS,也可以是其他项目。
我们需要的是这类项目,而不是向谷歌这样的公司下跪乞求安卓保持开放。应该把精力投向别处。正是这样,Linux、BSD等重大开源项目才得以蓬勃发展并改变世界。
作者: liendolucas | 发布于: 2025-10-29 11:17
8. breve 在”YouTube 正下架关于执行非标准 Windows 11 安装的视频”中的新评论
解决方案是使用Linux系统。KDE是个不错的桌面环境:https://kde.org/
90%的Windows游戏都能在Linux上运行: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36925
LibreOffice是套可用的办公软件(完全能满足我的需求):https://www.libreoffice.org/
GIMP是款优秀的图像编辑器:https://www.gimp.org/
VLC是款好用的媒体播放器:https://www.videolan.org/vlc/
作者: breve | 发布于: 2025-10-29 09:43
9. jeena 在”保持 Android 开放”中的新评论
大约在2007年iPhone刚登陆瑞典时,我就买了这部手机并开始为它做开发。那时候一切都很酷炫新奇,只要公司每年帮我支付100美元的开发者费用就没问题。但后来我换了工作,新公司主要做开源项目。突然间,我每年得自掏腰包100美元才能把自己的软件装到手机上……
这就是我转投Android的原因,没想到现在谷歌又要来这出……
作者: jeena | 发布于: 2025-10-29 07:01
10. snorbleck 在《ChatGPT的Atlas:反网络浏览器》中的新评论
这真是太棒了。我每天登录的所有私人和个人网站的整个浏览器会话状态都将被用作训练数据。太棒了!我太喜欢了。这正是人类为避免自我毁灭应该前进的方向。未来一片光明,而我们脑中的光芒却逐渐黯淡直至彻底熄灭。缓慢地。可悲地。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真酷。
作者: snorbleck | 发布于: 2025-10-29 04:31
11. nrmitchi 在”Nvidia 向诺基亚投资 10 亿美元”中的新评论
英伟达的运作模式更像主权财富基金而非传统企业。他们手握当下炙手可热的产品——虽然这种优势未必能永久持续——正趁着资金与影响力尚在之时,尽可能广泛地布局各个领域。
作者: nrmitchi | 发布于: 2025-10-29 02:13
12. stavros 在《动手实践是培养好品味的一种方式》中的新评论
几十年前,有位老友告诉我:”我成了咖啡专家,钻研了所有关于咖啡豆的知识、冲泡方法、背后的化学反应。现在却只能享用最昂贵的咖啡豆和最顶级机器制作的咖啡。可悲的是,这种享受程度和当年对超市廉价咖啡的喜爱毫无二致。”
这番告诫令我铭记至今,我始终刻意保持浅薄的品味。用着20美元的耳机和200美元的电视,因为我根本分辨不出何为”优质”。但我和那些用着600美元耳机、3000美元电视的朋友们,获得的音乐与影视乐趣别无二致。
作者: stavros | 发布于: 2025-10-29 00:46
13. Grom_PE 在《近九成 Windows 游戏现可在 Linux 系统运行》中的最新评论
在使用了25年Windows系统后,我最终转向了Linux。
作为一个怀旧游戏爱好者,我惊喜地发现Wine(配合dxvk和cnc-ddraw)能让我以比Windows更出色的方式运行老游戏。现在甚至能在64位系统上运行某些16位游戏!
对于那些会粗暴切换全屏的游戏,我可以通过Wine虚拟桌面运行。过去在Windows上不得不配置DxWnd这类补丁,还经常失效。
唯一遗憾的是Wine不支持2倍或3倍画面缩放,不过Gamescope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gamescope -S integer -F nearest --borderless wine game.exe更妙的是可以为每个游戏单独配置不同的Wine环境。虽然目前我还没用到这个功能。
还注意到某些Unity游戏会占用数GB零字节的磁盘空间,而Linux允许我通过压缩的SquashFS镜像运行它们,加载速度反而更快:
mkdir ./game squashfuse ./game.squashfs ./game pushd ./game wine game.exe popd sleep 1 umount ./game rmdir ./game曾遇到一款因多处理器系统崩溃的游戏,解决方案很简单——限制单核运行:
taskset --cpu-list 1 wine game.exe
作者: Grom_PE | 发布于: 2025-10-28 23:09
14. al_borland 在《无聊正是我们想要的》中的新评论
每次看到有人对苹果笔记本的处理器更新给出负面评价,我总觉得不太舒服。虽然单看处理器升级确实不算什么激动人心的改进,但定期更新很重要——这样消费者想购买时就不必被迫选择三年前的老产品,还完全不知道何时会换代。我在苹果产品上多次遇到这种情况,体验非常糟糕。很高兴看到他们现在恢复了年度更新节奏。
我认为问题根源在于太多人靠写评测谋生,而吸引眼球需要爆炸性新闻。当更新属于渐进式改进而非革命性突破时,文章/视频自然会显得平淡。我总担心这类反馈会促使苹果做出蠢事,比如让旧芯片在市场上停留过久,或是添加华而不实的功能只为制造话题。
作者: al_borland | 发布于: 2025-10-28 21:58
15. marcprux在《当我们谈论侧载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中的新评论
我是本文作者。坦白说,看到评论区众多指责我虚伪的言论实在令人错愕。纠结于“侧载”这个词的起源毫无意义,关键在于推广这个词的人往往想让它听起来像是越轨行为或黑客行径。你在Linux、Windows或macOS电脑上安装软件时,从来不会说自己在“侧载”软件——你就是正常安装。
无论设备是摆在桌上还是揣在口袋,用户都理应拥有自主安装软件的权利。这是我誓死捍卫的立场。令我痛心的是,在这个本该最具自由精神的社区里,这种观念竟未成为普遍共识。
作者: marcprux | 发布于: 2025-10-28 19:56
16. BrenBarn 在《当我们谈论侧载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中的最新评论
我认为我们可以把标准定得更高些。别费心讨论什么侧载了,应该聚焦在限定交易和设备控制权上。
真正需要的是:当我购买设备后,交易就结束了。此后我对该设备拥有100%的控制权,而硬件制造商、零售商和操作系统厂商的控制权加起来应该是0%。
作者: BrenBarn | 发布于: 2025-10-28 19:50
17. kstrauser 在 “三星将通过软件更新正式为智能冰箱引入广告” 中的新评论
这让我彻底断了购买三星家电的念头。既然他们今天能这样坑害消费者,明天必定会故技重施。
遗憾的是,这个决定也涵盖他们的电视产品。目前我正用着一台三星电视,只通过Apple TV输出信号,坚决不直接联网——想都别想。不过等到需要更新换代时,我肯定会另寻选择。
可惜啊。他们产品确实不错,但还没好到让我愿意容忍这些反消费者的把戏。抛开这点,品质倒还算可靠。
作者: kstrauser | 发布于: 2025-10-28 19:26
18. egorfine 在”用AI将19.5万美元医疗账单砍至3.3万美元”中的新评论
[该评论已被标记]
作者: egorfine | 发布于: 2025-10-28 18:42
19. chrisgeleven在”用AI将19.5万美元医疗账单砍至3.3万美元”中的新评论
今年夏天,当保险公司在最后一刻拒绝为我6岁孩子承保救命手术时,我与他们展开了抗争。由于保险公司的无能,我们每天都在绝望中看着孩子的生命岌岌可危。
ChatGPT全程指导我完成外部申诉流程:告知如何通过非正常渠道联系相关人员寻求帮助/施加压力,解答我的疑问,协助撰写申诉措辞,甚至在我最黑暗的时刻——当我拼命寻找任何可能途径(无论多微小)向保险公司持续施压时——它支撑着我继续前进。
我并未盲目采纳所有建议。有几次我部分或完全采取了与AI建议不同的决策,有时还会将建议的后续步骤交由亲友把关,确保没有遗漏明显问题。但ChatGPT提供的思路方向、对各种可能性的排查分析,以及全程的指导,最终推动了案件的进展。
在遭拒10天后,通过这些努力我成功让手术方案获得了批准。
在被拒21天后、也就是决定逆转的第7天,我们幸运地等到了一个突然空出的手术档期,孩子顺利接受了救命手术。如今孩子已康复,达到了过去18个月来的最佳健康状态。
这或许算不上完全公平的竞争环境,但确实让我们在紧迫的时间线上获得了抗争的机会,并明确了最有效的施压方向。我衷心希望更多人能借助类似方法赢得胜利。
作者: chrisgeleven | 发布于: 2025-10-28 18:39
20. ecosystem 在”用AI将19.5万美元医疗账单谈至3.3万美元”中的新评论
美国医学会拥有所有医疗代码及其描述的版权。他们设置了极其严苛且昂贵的授权方案,并严格禁止使用这些代码训练模型。
本月,这种做法遭到了公开谴责(参见参议院官网相关报道),可见政策风向可能正在转变。
这个非营利性质的医学会每年通过代码授权获得约3亿美元收入,这些成本直接转嫁给了消费者,而间接成本则是原帖中描述的那套复杂繁琐的官僚体系。
作者: ecosystem | 发布于: 2025-10-28 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