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er News 高赞评论 - 2025-10-26
1. diegof79 在《2025 年的 React 与 Backbone 对比》中的新评论
我使用过Backbone、Angular 1、Ember,然后是React。
这篇文章忽略了React之所以流行的几个关键优势:
组件组合:在React中组合组件更简单高效。Backbone的render函数默认”this.$el”已挂载到DOM中,这导致组件组合变得困难:你无法简单地将一个组件嵌套在另一个组件内,而必须管理子组件的DOM生命周期。不需要上千个组件就能体会到这种痛苦。
事件处理:无法直接传递事件处理函数字符串,必须通过事件对象配合选择器来定位元素。任何结构变更都需要更新选择器或管理唯一ID。
状态管理:在Backbone中,状态变更时重新渲染组件很快就会变得混乱。正是这种混乱让Angular 1得以流行。React通过强制单向数据流进一步简化了这个问题。
高效DOM更新:即使你临时实现了组件组合和状态管理,仍然需要高效更新DOM以避免布局抖动等问题。React虽不能完全免疫,但处理这些问题通常更容易。
其他功能:要实现某些实用功能(如组件懒加载——比如Suspense)或构建服务端渲染的混合应用,都需要大量基础工作。
我认为如今如果要在原生JS中使用模板支持,lit-html(仅模板部分而非完整框架)是比Backbone更好的选择。
作者: diegof79 | 发布于: 2025-10-25 15:29
2. picardo 在《2025年的React与Backbone对比》中的新评论
对于包含上千个组件的大型应用来说,React的复杂度或许情有可原。但剩下99%的应用呢?
组件数量并非衡量复杂度的唯一标准。构建用户界面的主要复杂度往往来自状态管理,以及状态变更如何在存储层和界面间传递。
我曾多年使用Backbone,至今仍清晰记得那些调试界面卡顿的煎熬时刻——正是由于级联式状态更新所致。当时我们使用的Backbone Store采用双向数据流机制:当存储层更新时会触发界面变更,而界面变更又会反过来修改状态存储,如此循环往复。
可以说React真正的创新在于”单向数据流”。但更重要的是,React团队将Flux架构作为框架核心,这使得开发者更容易遵循最佳实践。反观Backbone始终对存储方案保持中立,甚至长期推崇采用观察者模式的Backbone Store。我认为选择框架的标准应该是能引导开发者”走向成功”,而React在当时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在我看来至今依然如此。
作者: picardo | 发布于: 2025-10-25 12:14
3. 用户 ceronman 在《真正的屏幕成瘾者:老年人》中的新评论
老年人、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屏幕成瘾已是席卷全球的疫情,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成瘾危机。
那些财力最雄厚、势力最庞大的机构,每月投入数十亿资金强化这种成瘾机制,不断扩张其影响范围。
作者: ceronman | 发布于: 2025-10-25 07:51
4. sevg 在”iOS 26 更新移除飞马与捕食者间谍软件关键攻击指标”中的新评论
这篇文章没有定义”IOC”这个缩写,如果你(像我一样)不知道它代表什么:指的是”入侵指标”。
(其实文章里确实用了完整表述,只是首次出现时没有在后面加括号说明。)
可能除了我之外大家都知道这个缩写,但万一能帮到某个读者呢!
作者: sevg | 发布于: 2025-10-25 05:55
5. Neywiny 在”研究:MRI造影剂导致部分患者体内有害金属积聚”中发表新评论
在这里看到这个讨论很有意思。我母亲曾是FDA专家评审团中对此事投反对票的唯一成员。当时有不少相关报道,我在此引用她的原话(虽然转自媒体报道,但内容可信):
她指出FDA的方案力度远远不够。
“当亲身经历就摆在眼前时,你很难对个案报告置之不理。当患者最终接受检测并被确认存在钆滞留问题时,根本没有FDA批准的解毒剂可用。这种情况下患者能怎么办?”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她是”唯一”投反对票的成员,而不是”众多反对者之一”。虽然不确定是否是她的这一票直接推动了后续研究,但这确实是我最常向人夸赞母亲的经历。即便其他委员都表示认可或弃权,她依然坚守立场。若查阅2017年评审会期间的报道,会发现大量文章提及她是如何作为唯一反对者挺身而出。其中还包括查克·诺里斯公开发文赞扬她的事迹。他原本计划与我们见面,但当时德克萨斯州飓风季情况恶劣,最终未能成行。
作者: Neywiny | 发布于: 2025-10-24 22:37
6. bsimpson 在《Android 版 Swift SDK》中的新评论
每个跨平台框架最核心的问题都是:UI会怎么处理?
Adobe系列产品(包括创意套件和Flash应用的Flex Builder开发环境)都采用自家设计体系,在哪个平台上运行都显得格格不入。如果你想实现原生质感,就得自己用Flash重做一套苹果水族馆风格界面。
Flutter则主动帮你解决了这个问题,专门设计了能在iOS上实现像素级还原的”库比蒂诺”主题。
React Native则尝试将复杂控件委托给平台原生组件,因此在苹果平台上滚动视图依然保持苹果特有的手感。
当前几乎所有高赞评论都在以不同方式讨论这个问题,但这篇博客文章却只字未提。
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由于开发者群体对Apple/Swift的技术追随,即便意味着要使用苹果风格的UI,也会出现大量直接为Android平台打包Swift版本的应用——纯粹因为开发者不愿专门为Android定制界面。但反过来说,苹果对其设计语言如此自豪,未必愿意在自己不掌控的平台上实现良好的视觉体验。如果他们真要推出API兼容的组件库,很可能会故意使用糟糕的弹簧物理效果来提醒你”当前不在iPhone上”。
我比较好奇这个项目的社区参与度。这究竟是非苹果开发者试图突破苹果围墙花园的开源项目?还是主要由苹果资金支持?最终答案将决定整个项目的走向。
作者: bsimpson | 发布于: 2025-10-24 22:08
7. teo_zero 在《首个被发现无法自我穿透的凸多面体》中的新评论
标题有误导性。其他形状(比如球体)的这类特性多年前就已广为人知。这里的新发现是首个无法穿过自身的多面体。
作者: teo_zero | 发布于: 2025-10-24 22:01
8. WillAdams 在”研究显示公立蒙特梭利项目以更低成本提升学习成果”中的新评论
我的孩子们上过蒙台梭利学校,这确实是个很棒的教育体系。
我真心希望看到这种学习方式能延伸到高中阶段——据我所知最接近这种模式的是我曾在密西西比州就读过的一所学校。那里的课程分为学术类和社交类:社交课程(如班会、体育、社会研究等)按年龄分班,而学术课程(如阅读、数学、科学、地理、历史等)则按能力分班(最多允许跨四个年级,直到八年级)。八年级后这个限制取消,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任何课程。
部分教师拥有当地大学的任教资质,在适当情况下,要么由大学教授来校授课,要么学生前往大学上课——不少学生毕业时不仅能获得高中文凭,还能同时取得大学学位。
显然,这个体系后来被认定有失公平,因为它让有能力利用该资源的学生获益,却未对未能受益者给予相应补偿,最终被密西西比州最高法院废止。
作者: WillAdams | 发布于: 2025-10-24 18:57
9. brandall10在《注意力就是一切》合著者称对Transformer”感到厌倦”中发表新评论
注意力就是他所需要的一切。
作者: brandall10 | 发布于: 2025-10-24 17:36
10. riotnrrd 在《反恐精英玩家经济体系正经历断崖式下跌》中的最新评论
我曾任职于Valve公司——而且是在CS:GO项目组,虽然我离开已近十年。我不清楚这次调整的具体动因,但有些猜测。早在我任职期间,当CS:GO刚引入开箱系统时,我们就注意到大量交易发生在官方市场之外。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Steam钱包余额上限为300美元(超过这个数额会触发Valve想要规避的金融监管规定),因此更高价值的交易只能转向第三方平台。
我们对此持反对态度基于三个原因:首先我们会损失平台分成(记得是交易额的10%);其次不希望玩家通过反复刷游戏获取稀有掉落变现;最关键的是第三方交易催生了大量诈骗行为,导致玩家权益受损。
当时我们确实无计可施:既无法阻止玩家间”赠送”道具,尽管我们对游戏和商城拥有全面管控权,也难以通过调整掉落概率和稀有度来确保最炫酷的刀具估值始终低于300美元门槛。
我推测CS:GO团队最终决定采取当前措施。如果团队仍保持我离职时的作风,他们很可能进行了大量数据推演(我们掌握着CS:GO几乎所有对局记录和完整市场数据),并与同样受此困扰的TF2和DOTA团队协商后,认定承受小部分玩家的短期怒火是值得的。不知道TF2和DOTA是否面临类似困境,若果真如此,或许类似的调整也会推广到这些游戏。
作者: riotnrrd | 发布于: 2025-10-24 16:52
11. bjackman 在《Asahi Linux 仍在适配苹果 M3 芯片,M1n1 启动加载器转向 Rust 语言》中发表新评论
作者: bjackman | 发布于: 2025-10-24 16:09
12. agentcoops 在“《反恐精英》玩家经济体系正急剧崩盘”中的新评论
我翻看了些Tik Tok上关于这次改动的评论,真是触目惊心:居然有这么多没有闲钱的人在认真投资CS游戏饰品,还把这当成养老投资组合。恐怕加密货币时代已经让大众的金融素养进一步滑坡了……复利和金融监管真是天佑之恩。
作者: agentcoops | 发布于: 2025-10-24 14:54
13. JohnMakin在”扑克欺诈使用X光桌、高科技眼镜和NBA球员”中的新评论
“打好扑克就行”——这话说得轻巧,在一个充满随机性和信息不透明的游戏里,方差效应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更何况这本身就是个未被完全破解的游戏,所谓”更好”的扑克技术根本没有明确标准,完全取决于无数变量。而这些人连对手的底牌都能提前知道——这种优势可比单纯”技术更好”要致命得多。
更不用说他们专门针对职业牌手——这事至少在洛杉矶职业圈里已经流传两年多了,媒体也报道过。联邦调查局为什么现在才行动实在令人费解。我必须强调,在职业圈这早就是公开的秘密。现在连几年前的播客片段都被翻出来讨论这事。
消息来源:[雅虎体育报道链接]
作者: JohnMakin | 发布于: 2025-10-24 13:39
14. optionalsquid 在 “Typst 0.14” 中的新评论
关于这一点通常有些混淆,所以提前说明:
- Typst在线编辑器是专有软件:https://typst.app
- Typst编译器/命令行工具是开源的:https://github.com/typst/typst
听说在线编辑器相当不错,不过我个人只用过命令行工具。
最初我选择Typst是作为PowerPoint的又一个替代品(取代我原来使用的Marp),但后来还用它制作过海报和一些简单的文本文档。对最终效果非常满意。我知道很多人喜欢用LaTeX做这类事情,这确实有充分理由,但我在(偶尔)使用LaTeX时总会忘记大部分细节,而Typst让我感觉重新上手非常轻松。
作者: optionalsquid | 发布于: 2025-10-24 13:20
15. upofadown在”Debian技术委员会推翻systemd变更”中的新评论
这部分内容显得相当主观:
Debian政策仍在引用FHS标准,尽管该标准已有十多年未维护。
一个文件系统标准需要什么样的持续维护?这类成功的标准本就应该保持稳定,除非出现需要解决的严重问题。制定标准的初衷正是为了对抗频繁变更。
FHS 3.0发布后,这份规范与其说是定稿,不如说是被遗弃了…
好吧。
…虽然有个缓慢推进的项目试图以FHS 4.0的名义复兴和修订该标准,但至今尚未产生任何成果。
这么说它并没有被完全放弃。对于文件系统标准的维护而言,缓慢推进的过程恰恰是理想状态。
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现行标准,systemd已将其文件层级文档移交给Linux用户空间API(UAPI)小组作为规范。LWN在八月份报道过这一进展,涉及Fedora寻找FHS替代方案的相关动态。
原来如此。Systemd/Fedora是想要一个能完全自主掌控、不受他人干涉的标准。
作者: upofadown | 发布于: 2025-10-24 12:14
16. Bengalilol 在《反恐精英玩家经济体系正经历断崖式下跌》中的最新评论
我敢打赌这是Valve的刻意为之,而且我认为这是明智之举。[1]
如果一款游戏里有玩家纯粹为了赢钱而玩,那这游戏肯定完蛋。只要游戏本身有趣,玩家自然会持续投入。这种做法还能把那些利欲熏心(往往也是破坏游戏环境)的人挡在门外。
这个机制也缓解了玩家为获取稀有物品而产生的挫败感和报复性开箱行为。如果你能用N件稀有物品兑换另一件稀有物品,那么完全可以用更低成本(开更少箱子)获得想要的任意饰品。灰色市场自然会适应这个新估值体系。
这同时也给我们上了一课:封闭经济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开放经济体也是如此)可能因单一规则制定者而崩塌。这个认知很有价值。
[1] 编辑补充:这或许也是对未来潜在法律威胁的未雨绸缪(某些国家正逐步禁止游戏中的金钱赌博行为)
作者: Bengalilol | 发布于: 2025-10-24 07:21
17. barrell 在《Roc Camera》中的新评论
我以前也曾经非常(真的是非常)痴迷摄影。但就我个人而言,现在已经不再拍照了,因为带着相机会招来异样的眼光。
现在所有人——我比大多数人更严重——都不愿意被拍照,或出现在他人照片的背景里。当有人能在一小时内拍摄数千张照片,还能全部上传到某个社交媒体平台永久存储时…这种感觉就从”记录瞬间”变成了”被监视”。
虽然有点夸张,但这是描述我感受最贴切的方式。
作者: barrell | 发布于: 2025-10-24 06:49
18. jeswin 在 “Roc Camera” 中的新评论
我其实很愿意支持DIY相机的尝试,但如果你对拍照有基本要求的话,这款产品根本不行。首先树莓派(我猜是CM4/CM5系列)作为相机主板简直是灾难——没人会接受每次拍照都要等待20秒启动,相机需要近乎即时的响应。你也没法让它持续待机,因为树莓派实际上无法进入休眠状态。虽然有些开发板支持休眠,但配套的传感器选择会受限。
再说传感器(IMX519 - 是Arducam的方案吗?),这比手机上最小的传感器还要迷你。真要获得像样的画质,建议关注Will Whang的OneInchEye和M43画幅相机项目(官网链接)。他的4/3 Eye采用IMX294,这是目前唯一支持Linux系统(我记得他提交了内核驱动)且具备MIPI接口的大尺寸传感器。其他更大尺寸的传感器都采用SLVS这类无法直接连接的接口。
要打造专业级相机必须解决两个核心问题:至少采用1英寸传感器,以及配备真正支持休眠的主板(这就排除了树莓派)。这意味着需要攻克大量技术难题,比如为这些传感器编写适配主板的驱动。Alice Camera(官网链接)是更成熟的尝试,很可能也使用了IMX294。但最令人惊叹的是Wenting Zhang的Sitina S1项目(项目链接),他直接采用了全画幅柯达CCD传感器。
市场确实存在对富士X-Half这类精品相机的需求。这类产品不需要花哨功能,关键在于人体工程学设计和基础画质。像参数证明这类东西都是次要的——最核心的是成像质量,而这恰恰是IMX519传感器的软肋。
作者: jeswin | 发布于: 2025-10-24 06:13
19. peteforde 在《Roc Camera》中的新评论
我曾经非常非常痴迷摄影。我尊重所有认真做实体产品的人,但这款产品在我能想到的每个层面都偏离了核心。
摄影师在情感和经济上真正面临的困境是:照片已被彻底商品化,人们不再赋予它们文化价值。它们只是短视频开始播放前的那张缩略图。
从来没有人会因为无法查验数字真实性哈希值而错过一张照片。这让我觉得特别讽刺——我曾纠结于观众根本不在乎你用什么相机或流程。他们不会知道这张照片是我清晨五点半长途跋涉后,花两小时放大清除扫描尘粒的成果;还是某人在U2演唱会举着iPad Pro Max连拍122张中的第32张。
这种认知曾让我沮丧许久,直到我终于想通:我的创作动机本就扭曲——我和所有人一样在追逐点赞带来的外部满足。如果你能回归本心,为自我愉悦而摄影、作曲或每日进行五分钟合成器练习,不再渴求外界认可——那你不如用这399美元买台玛米亚C330,这样反而更快乐。
这个视频虽以音乐为主题,实则诠释了所有值得为正确初衷而做的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vQF4YIvxwE
作者: peteforde | 发布于: 2025-10-24 05:26
20. uvaursi 在《反恐精英玩家经济体系正经历断崖式下跌》中的最新评论
还记得当年吗?我们随便找个Geocities网站下载皮肤包,那些网站总是黑底配着刺眼的红字,照着支离破碎的英语/意大利语写成的install.txt文件操作一番后——瞧啊!你的AK47就换上了帅气的北极迷彩皮肤,简直酷毙了!
这有什么不好?G胖难道还缺钱买他的超级游艇和宝剑收藏吗?
作者: uvaursi | 发布于: 2025-10-24 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