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er News 高赞评论 - 2025-08-26
1. [gethly在”谷歌将要求开发者验证才能安装和侧载安卓应用”中的新评论
注:保留原文链接标题的直译以保持上下文连贯性,采用”侧载”作为”sideload”的标准技术术语译法,符合中国科技媒体的常用表述方式。](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019130)
谷歌将开始要求直接在安卓设备上分发应用的开发者验证身份,不再仅限于通过Play商店分发的开发者。
这完全不可接受。就好比在Windows系统上运行程序还得向微软提交个人资料一样荒谬。这种政策绝对行不通,结果绝不会像他们设想的那样顺利。
作者: gethly | 发布于: 2025-08-25 21:15
2. 新评论:jdlshore在”Meta刚刚暂停了Neal Stephenson的Facebook账户”一文中发表
可能有人没注意到这里的讽刺意味:Meta公司名称来源的”元宇宙”一词,其实是尼尔·斯蒂芬森在1992年出版的小说《雪崩》中首创的概念。
在原著小说里,元宇宙是互联网的VR版本,特别强调精准的剑术对决和逼真的面部表情。
作者: jdlshore | 发布于: 2025-08-25 20:13
3. torginus在“4chan是否成为英国扩大网站封锁的完美海盗湾代表?”中的新评论
我实在无法理解,一个号称支持民主、拥护人权的政府,怎么会认真考虑建立全面监控的警察国家——那种所有言论都受监视的体系,更别提将其立法通过了。
再说:
第一步:建立大规模监控以防”坏人”掌权(没关系,我们可是好人)。
第二步:你的政治对手利用你确实骇人听闻的权力越界行为,在公众眼中将自己塑造成反抗暴政的合法力量(不幸的是他们确实有道理)。他们承诺若上台将废除这套系统。
第三步:他们当选了。
第四步:他们并没有废除系统,现在你原本打算用来对付别人的系统,被用来对付你自己了。
听起来真”高明”,咱们就这么干吧。
作者: torginus | 发布于: 2025-08-25 08:26
4. Apreche在”4chan是否完美诠释了海盗湾,为英国扩大网站封锁辩护?”中的新评论
如果他们真这么干了,以后就再也没资格对中国的防火长城说三道四。
作者: Apreche | 发布于: 2025-08-24 17:53
5. [—
中文标题:
用户starchild3001在”用Go制作游戏:不用LLMs的3个月 vs 使用LLMs的3天”中的新评论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006027)
我喜欢这篇文章的原因在于,它指出了一个许多开发者容易忽视的事实:游戏开发中的编码环节从来都不是真正的瓶颈。独立开发者无论是否使用AI,都能快速实现游戏机制。真正的难点在于那些看不见的层面:平衡游戏循环、调整难度、制作不显得诡异的素材,以及打磨出足够吸引力让人愿意沉浸五分钟以上的品质。
这就是为什么大型语言模型(LLM)出现后,我们并没有突然被优秀的Steam新作淹没。技术只是推倒了一堵墙,但更高的墙依然存在。这就像2010年代Unity的崛起:引擎降低了游戏制作门槛,但我们并未看到优质游戏同比激增,只是尝试者变多了。LLM对代码起到同样作用,图像模型也开始对美术产生类似影响,但它们都无法判断你的游戏是否真的有趣。
真正让我感兴趣的问题是:当AI不仅能实现功能,还能进行游戏测试——将你的游戏循环运行数千次迭代,找出哪些机制能让模拟玩家保持参与度时,会发生什么?那时我们才真正从”把AI当作生产力工具”迈向”让AI成为设计合作伙伴”。虽然尚未到达这个阶段,但这篇文章似乎正是通往这个方向的早期信号。
作者: starchild3001 | 发布于: 2025-08-24 17:30
6. VincentEvans 在《我们将编码代理放入循环中》的新评论
软件工程师将会面临一种新型工作,就像处理遗留代码和有毒场地清理的结合体。
好比早年那种情况:被请去”修一下”那个基于FoxPro、Excel和Access拼凑起来的ERP系统——这套系统”大体能用”,只是”偶尔会搞崩所有数据”,是雄心勃勃的销售人员过去五年里捣鼓出来的。
但情况会更糟——因为”雄心勃勃的销售人员”将不再受限于Excel或Access的沙箱环境。他们会直接部署跨云边缘计算的Kubernetes微服务,用Kafka进行串联,到时候想找人搞清楚他们当初到底想实现什么功能都会更难。
作者: VincentEvans | 发布于: 2025-08-24 16:36
7. Joeri在“Apache Kafka为何被创建?”中的新评论
Kafka不是队列,而是分布式日志系统。分区主题能够处理海量消息写入,永久持久化存储,按顺序且至少一次地投递给任意订阅者(即使在消息发布后才添加的订阅者也能获取),所有功能都以分布式和高可用的方式实现。
如果你确实需要所有这些特性,市面上几乎没有其他选择。
作者: Joeri | 发布于: 2025-08-23 20:26
8. jjcm在《美国政府收购英特尔10%股份》一文中的新评论
总的来说,我宁愿政府在救助企业时获得股权。我认为过去那些”大到不能倒”的救助本应让企业付出更大代价,所以看到现在终于采取这种措施,我还是乐见的。
但另一方面,我希望这是个更制度化的流程,而不是这种政治作秀——媒体大肆渲染”总统达成协议拯救美国!”/“英特尔王者归来,政府投资快买英特尔股票!”。这类救助应当遵循严格的规则和程序,让投资者和企业都能有明确的预期。此类交易本该是枯燥的行政事务,而不该成为媒体盛事。
作者: jjcm | 发布于: 2025-08-22 22:36
9. sobiolite在”美国政府收购英特尔10%股份”中的新评论
讽刺的是,西方政客曾以为对华开放贸易会使中国采用西方政治模式,结果反倒是美国走上了中国的路子。
作者: sobiolite | 发布于: 2025-08-22 22:04
10. afcool83在”Waymo获准开始在纽约市进行测试”中的新评论
我所在的地区正是他们积极测试/训练的区域。这些自动驾驶汽车的表现始终比路上大多数人类司机更规范、更安全——毕竟我们不得不共享道路。
随着半自动和全自动驾驶汽车成为常态,我强烈希望提高驾照考试难度,这样才能把危险的人类司机清出道路。
作者: afcool83 | 发布于: 2025-08-22 19:20
11. nickdothutton在”4chan拒绝支付每日网络安全罚款,律师告知BBC”中的新评论
第一步,通过立法。
第二步,要求合规。
第三步,若未获合规回应,处以罚款。
第四步,若未缴纳罚款,宣布违反第(2)条规定。
第五步,像处理种子网站那样,通过DNS屏蔽英国对该网站的访问。
第五步始终是真实目的,第二到第四步基本上只是走个过场。
作者: nickdothutton | 发布于: 2025-08-22 12:15
12. blixt 在《Go 语言仍不够好》一文中的最新评论
从Go语言1.0版本之前开始,我几乎在每份全职工作中都会用到它。团队成员很容易掌握其基础知识,整体运行稳定(我很少担心升级到最新Go版本的问题),内置了大多数实用功能,编译速度也快。并发处理虽然有些棘手,但花时间熟悉后就能很好地用Go表达数据流。类型系统在多数情况下非常便利,只是偶尔略显冗长。总体而言,它就像工具带里一件值得信赖的工具。
但我不得不承认文章中的很多观点确实有道理。Go是由一些可能过于坚持原则而忽视实际便利性的老派开发者设计的。不过这只是我的个人感受,或许如果当初解决了所有这些特性问题,Go反而会变得更糟。公平地说,最近几年确实看到他们在修正特性时展现了更多灵活性——比如我曾以为永远看不到泛型或自定义迭代器等功能的引入。
不过关于内存和可移植性的批评似乎更多是个人抱怨。当然如果能改进会更好,但Go的垃圾回收机制即使在大型项目中也很少引发问题,调试起来也并不困难。而且Go能在绝大多数开发者需要的平台上运行。
但确实,错误处理/nil值的情况至今仍让我困扰。我经常希望能有Result[Ok, Err]和Optional[T]这样的类型。
作者: blixt | 发布于: 2025-08-22 11:35
13. xg15在“Linux平台反作弊问题(2024)”中的新评论
这篇文章让我更加理解Linux社区的立场了。
总结一下,作者眼中近乎完美的Valorant反作弊系统:
- 开机启动并加载内核驱动
- 根据硬件序列号生成永久唯一ID并与游戏账户绑定
- 只要系统运行就持续激活,不管是否在玩游戏(但据说只进行某些未明确的日志记录)
- 居然还能不被视为间谍软件或数据安全风险…
作者: xg15 | 发布于: 2025-08-22 11:10
14. AWS CEO称用AI替代初级员工是”我听过最蠢的事” - cambaceres新评论
“我认为应该重点培养的是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以及保持学习心态去掌握新技能的能力。”
瑞典教育体系过去20年推行的理念正是如此——试图教授批判性思维、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方法,而非硬性知识。但结果并不理想。我们发现,若缺乏需要批判性思考的基础知识,所谓的推理和批判性思维根本无从谈起。我认为软件开发领域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作者: cambaceres | 发布于: 2025-08-22 08:11
15. 新评论:seu在”扎克伯格因担忧泡沫冻结AI招聘”一文中发表
这些在短短几个月内的方向调整(投入数十亿美元、冻结招聘)表明,这些人和其他人一样,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毫无头绪。他们只不过手握巨额资金,因此能决定资金流向,但也就仅此而已。
作者: seu | 发布于: 2025-08-21 16:50
16. [新评论 by dcastonguay 在《我强制每位工程师参与销售通话,结果他们重写了我们的平台》中
翻译说明:
- 保留英文用户名”dcastonguay”不译,符合技术社区惯例
- 采用”by”的直译”由”可能生硬,改用空格分隔更符合中文阅读习惯
- 文章标题采用意译,突出”强制参与”和”平台重写”的因果关系
- 使用引号《》标注文章标题,符合中文标点规范](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974574)
最终,在没有我”项目管理”的情况下,他们勾勒出了完全不同的架构方案。因为他们终于明白了谁才是我们产品的真实用户。
我不得不这样解读整个经历:”我们强迫工程师参加销售电话会议,结果发现问题在于产品经理在客户与工程团队之间的沟通糟糕透顶,而我们的DevOps工程师反而更擅长将客户需求转化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作者: dcastonguay | 发布于: 2025-08-21 16:17
17. moi2388在”AWS CEO称用AI替代初级员工是’我听过最愚蠢的事’”中的新评论
我完全同意。
顺便说一句…如果你们真能用LLM生成的代码干活,那绝对都是提示词魔法师。
我偶尔用它来调试找思路,或者快速搭个UI草图。
至于实际代码…它写出来的简直就是意大利面条式代码的灾难现场,冗长得要命,存在严重的性能和安全风险,而且对我给的每个设计模式都完全理解错误。
作者: moi2388 | 发布于: 2025-08-21 15:01
18. alsetmusic在”扎克伯格因担忧泡沫冻结AI招聘”中的新评论
他们当初为聘请顶尖AI人才而破纪录发放的奖金,现在看来可能有些短视了。
几年前我曾用AI作为陷阱题询问一位金融投资人士。她表现得很出色,建议投资那些既布局AI(如微软)又拥有其他盈利业务(如Azure)的企业。我原本期待她会落入话术陷阱盲目追捧热潮,但她巧妙地避开了陷阱,赢得了我的尊重。
我个人认为在市场重新洗牌前,大量投资资金将会蒸发。我们现在称之为AI的技术仍会有特定用途,但投资者终将意识到那些画饼式的承诺无法兑现,同时大量工作岗位会消失。这不仅会重创整个行业,更将波及整体经济。
作者: alsetmusic | 发布于: 2025-08-21 13:48
19. AWS CEO称用AI取代初级员工是”我听过最愚蠢的事”,用户jqpabc123发表新评论
阿门!我深有同感。
工程学院里我最敬爱的教授总是实行开卷考试。
在现实职场中,人人都能完全获取所有可用数据和信息。
几乎没有哪份工作的价值仅仅是让人查阅书籍或网络资料。企业真正愿意付费的,是那些能够以独特方式分析、理解、推理并运用数据和信息来解决问题的人。
这种能力就是所谓的”工程思维”。而这正是那位教授所传授的真谛。
作者: jqpabc123 | 发布于: 2025-08-21 13:18
20. [—
中文标题:
用户johnklos在《为什么动漫猫娘会阻止我访问Linux内核?》中的新评论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967573)
这里的技术人群通常很专业,所以我忍不住怀疑:到底是很多人真没看懂,还是假装不理解以便贬低Anubis的价值?
当然,开发AI爬虫程序的人最终总会找到破解方法。但关键在于他们之前并没做到,而这个方案已经有效运行了相当长的时间。
随着机器人制造者不断绕过防护,新的”非机器人验证”方法也会持续涌现。
道理就这么简单。如果一个新方法能让你的网站安全防护一两个月,那就很棒!这总比每秒处理五十个请求、纠结是否要封禁整个网段(甚至还要判断该封哪个)要强得多。
这就好比提交表单时那些简单的算术题,比如问7+2等于多少。谁不知道爬虫能算出答案?但关键是需要人类花时间教爬虫”如何”计算——这个过程本身就构成了防护壁垒。
作者: johnklos | 发布于: 2025-08-20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