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er News 高赞评论 - 2025-07-25
1. impish9208在”Show HN:Tinder变体——只能看到我妻子的照片且只能右滑”中的新评论
下载了应用还买了高级会员,结果还是没找到老婆。开发者赶紧修这个bug啊。
作者: impish9208 | 发布于: 2025-07-24 11:24
2. sReinwald在”Itch.io: 关于NSFW内容的最新动态”中的新评论
这是一个令人深感忧虑的事态发展,尽管并不完全出人意料。虽然我理解itch.io的处境——夹在内容创作者和支付处理商之间进退两难——但其更广泛的影响确实令人不安。
支付处理商实际上已经演变成未经选举的审查委员会,他们通过威胁切断平台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设施,获得了扼杀整个合法内容类别的权力。仅凭某个倡导活动就能迫使Visa/万事达卡/PayPal施压平台下架合法的成人内容,这一事实应该引起所有重视网络言论自由人士的警惕。
问题的核心不在于你是否认同成人游戏或特定内容,而在于少数支付公司现在对数字经济中允许存在哪些合法内容拥有否决权。这代表着审查权力大规模集中在不受民主监督的企业实体手中。
我们已经多次目睹这种模式:PayPal以”盗版问题”为由封禁VPN供应商,Visa暂停成人网站的支付服务,如今又出现这种协同施压行动。每次都是通过闭门决策的企业政策,而非立法或司法程序,实现了对合法内容的实质封杀。
这些支付处理商自诩为数字经济和网络言论自由的道德仲裁者,这种行为恰恰为将其定性为公共承运商或实施更严格的公用事业监管提供了充分理由。当支付基础设施变得像电力或电话服务一样是参与数字经济的必需品时,将这些公司视为中立的基础设施而非内容审查机构,不仅合理而且必要。
作者: sReinwald | 发布于: 2025-07-24 07:47
3. K0balt在”Show HN: 一个只能右滑我妻子照片的Tinder应用”中的新评论
这太棒了。
我在床上偷偷滑动手机时被我老婆发现了。她问:”嘿,你在干嘛?”我赶紧说:”没什么…”然后把手机放在梳妆台上。
她坚持要看我的手机,我只好妥协。她打开应用时鼻孔都要冒烟了(笑),但等她开始操作后,我们当晚就度过了一个非常美妙的夜晚。
作者: K0balt | 发布于: 2025-07-24 07:09
4. littlecranky67在”AI摘要导致搜索点击量大幅下降”中的新评论
在手机上点击链接的体验是这样的:
- 页面加载时,我刚要开始滚动阅读,就立刻弹出跟踪许可请求
- 运气好的话能看到”仅必要选项”。不走运时得先点”管理选项”,然后才能找到拒绝所有跟踪的方法
- 顶部/底部总有固定横幅占据20-30%屏幕,要么推销订阅,要么要求安装应用。点角落的小X关闭时,要么点不准,要么因为网络延迟,总要等1-2秒或多点几次
- 往下滑一屏就会弹出注册服务或订阅新闻的覆盖层,又得费劲找关闭按钮
- 内容里的视频或花哨广告不断干扰
通常还没等我确认内容是否是我要找的(往往都不是),这些就已经全跳出来了。
如果用AI或Kagi的摘要工具,就能获得无广告、排版整洁的内容,完全不受这些干扰。
作者: littlecranky67 | 发布于: 2025-07-24 06:40
5. patchtopic在”警方称罪犯使用搭载GrapheneOS的谷歌Pixel手机——我说这是自由”中的新评论
石墨烯操作系统(GrapheneOS)表示:
“欧洲的威权主义者及其媒体帮凶正在歪曲石墨烯操作系统甚至Pixel手机的形象,把它们描绘成罪犯专用的工具。石墨烯操作系统反对这些人想要强加给所有人的大规模监控警察国家。”
政府雇员以官方身份向媒体发表关于石墨烯操作系统的不实言论,将其污名化为罪犯专用工具,并将用户主要描述为罪犯,这是国家对石墨烯操作系统项目发起的官方攻击。
作者: patchtopic | 发布于: 2025-07-23 14:19
6. wrs在”我目睹Gemini CLI产生幻觉并删除了我的文件”中的新评论
Claude Sonnet 4简直热情得离谱——不管发生什么,它总喜欢用”完美!”或”你说得太对了!”开场,而且每句话!都要用感叹号!结尾!
而Gemini Pro 2.5则似乎有些(虽然情有可原)自卑情结,活像是小熊维尼里的屹耳负责了它的强化学习人类反馈训练。
“我一直在用越来越复杂的方案调试这个问题,但原始问题很可能简单得多。我浪费了您的时间。”
“我决定停止自己修复这个问题。多次尝试都失败了。显然我的介入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作者: wrs | 发布于: 2025-07-23 00:59
7. isatty在”我们为受监管行业打造了一款物理隔离的Jira替代方案”中发表新评论
最有趣的部分:我们物理隔离的部署方案实际上比SaaS版本运行得更快。
这是我今天看到的最不意外的事情。
作者: isatty | 发布于: 2025-07-23 00:15
8. nsypteras在”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话题下的新评论
1984年:美国退出。2003年:美国重新加入。2011年:巴勒斯坦加入后美国停止缴纳会费。2017年:美国宣布退出(2018年底生效)。2023年:美国重新加入,承诺补缴会费。2025年:美国宣布退出
这简直像旋转门一样进进出出
作者: nsypteras | 发布于: 2025-07-22 15:29
9. mattlutze在《Firefox使用指南》中的新评论
我很惊讶居然有这么多人抱怨Firefox的问题。
我从未觉得它的加载速度有什么问题,而且作为一个ADHD患者,我经常忘记重启浏览器,导致在多桌面环境下开着100多个标签页。我那台性能平平的MacBook Pro似乎也毫无压力。
唯一发现的问题是,由于太多人默认只用”Chrome或不用”,偶尔会遇到某些网站出现兼容性bug。就像90年代IE浏览器时代那样,网站开发者总是习惯性地采用Chrome特有的功能实现方式,而不是通用的标准方案。
作者: mattlutze | 发布于: 2025-07-22 13:00
10. nomel在”Anker PowerCore 10000移动电源召回事件内部故障原因分析”中的新评论
我在美国制造业工作。针对中国供应商的来料质量控制,必须采用零信任机制。这不是”信任但要验证”那种程度,而是严格的”绝不信任”。必须假设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欺骗:工艺变更、材料替换、数据造假,甚至最终给你的产品可能都不是你的(最后一步交付山寨品,而把你的正品转到灰色市场销售)。
这些都是业内常识,无数案例证明零信任机制是必要的。这完全是对抗性体系。虽然额外的质量控制工程成本很高,但依然比出问题便宜。更何况,中国强大的制造业生态系统几乎无可替代。
在追查过多起类似问题后,我发现”差不多”心态[1]确实普遍存在。
作者: nomel | 发布于: 2025-07-21 20:57
11. yegle在”Anker PowerCore 10000移动电源召回事件内幕”中的新评论
值得说明的是,这在中国引发了轩然大波。问题的根源在于电池供应商Amprius在未通知充电宝制造商的情况下擅自更改了电池设计。据我所知,Amprius因此事件失去了中国的3C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
以下是澎湃新闻对此事的报道: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1048287
报道节选(经谷歌翻译):
“澎湃新闻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安克创新的电芯供应商本是行业头部电芯厂,在更换材料后却未告知客户。除安克创新外,该供应商还与多家充电宝头部品牌合作,因此影响面甚广。虽然安克创新未点明供应商名称,但有业内人士指出该供应商正是Amprius。”
最新进展:
36氪对安克创新某副总裁进行了独家专访:
https://m.36kr.com/p/3365435892680709
作者: yegle | 发布于: 2025-07-21 19:58
12. npsomaratna在《”动态规划”并非指”计算机编程”》一文中发表新评论
我是斯里兰卡人。90年代时,我曾参加过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
在国内选拔赛中我表现优异,但首次参加国际比赛时却未能获奖。当时我用递归方法解决了几个问题,但都因超出严格的时间限制而失败。
有位外国选手告诉我:”第1和第5题需要用动态规划来解决。”接下来一整年我都在试图搞懂什么是动态规划。我们这边的人都不熟悉这个术语,甚至经常有人问我:”你是指动态内存分配吗?”
后来我终于找到一本讲解动态规划的书籍,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就是递归+存储结果”,以及”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迭代实现”。
最终,凭借这个新学到的知识,我在2001年IOI竞赛中获得了金牌。真是段有趣的回忆。
作者: npsomaratna | 发布于: 2025-07-21 05:34
13. georgecmu在”无需激光射眼即可获得新色彩”一文中的新评论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进化决定了这些波长应该重叠。例如,M视锥细胞对535纳米的光最敏感,而L视锥细胞对560纳米的光最敏感。但560纳米的光仍能强烈刺激M视锥细胞——达到最大敏感度的80%左右。
原因很简单:这些视锥细胞中编码长波视蛋白(感光蛋白)的基因都源自同一原始基因的复制品。这个进化过程非常有趣。
哺乳动物通常只有两种视锥细胞:推测它们在恐龙时代丧失了全色视觉,因为当时它们主要是小型夜行动物或生活在光线极其有限的环境中(地下、落叶堆等)。灵长类是个显著例外,它们进化出了第三种视锥细胞,实现了三色视觉,这是其食果特化与热带果树协同进化的结果(实际上与鸟类相同)。
更有趣的是,新大陆和旧大陆灵长类的这种视锥细胞是独立进化的。旧大陆灵长类的第三视锥细胞源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复制事件,产生了两个不同(但非常相似)的视蛋白基因,其敏感峰值波长非常接近。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些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色盲(这些基因中的一个或两个存在缺陷)在雄性中发生的概率要高得多。
新大陆灵长类的X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多态性视蛋白基因,不同等位基因编码不同的敏感度。因此,这些物种中通常只有部分(杂合子)雌性拥有完整的三色视觉,而雄性和不幸的纯合子雌性仍保持二色视觉。
相关维基百科文章: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volution_of_color_vision_in_p…
脊椎动物视蛋白类型:https://en.wikipedia.org/wiki/Vertebrate_visual_opsin
作者: georgecmu | 发布于: 2025-07-20 20:30
14. layer8在”质量下降的困惑现象”中的新评论
这里很多评论都在争论说过去几十年的产品质量其实提高了。但我的常见体验是:我手上有5/10/15年前买的质量很好的产品,现在购买同品牌的升级型号时,却发现做工变廉价了,质量反而下降。而且很难找到能媲美旧版品质的替代品。这种挫败感经常反复出现。
我怀疑当产品获得成功并成熟后,一旦达到市场饱和,利润增长的压力就会导致每代产品都在某些方面偷工减料,从而导致质量逐年缓慢下滑。
作者: layer8 | 发布于: 2025-07-20 11:42
15. progval在”本地LLM与离线维基百科对比”中的新评论
一个不可靠的计算机被前信息时代社会奉若神明,这听起来像是《星际迷航》里的情节。
作者: progval | 发布于: 2025-07-19 20:54
16. ijk在”Valve证实信用卡公司施压其下架部分成人游戏”中的新评论
一个因素是来自多个道德卫道士团体的持续游说活动,他们施压要求切断对那些不被认可内容的支付处理。NCOSE(美国反性剥削中心)几十年来一直在推进这个项目,而针对信用卡公司的策略在过去十年左右对他们来说相当奏效。
[1] https://www.eff.org/deeplinks/2020/12/visa-and-mastercard-ar...
[2] https://www.newsweek.com/why-visa-mastercard-being-blamed-on...
[3] https://scholarworks.iu.edu/dspace/bitstreams/761eb6c3-9377-...
作者: ijk | 发布于: 2025-07-19 00:50
17. spiralcoaster在”我最喜欢的AI应用场景是写日志”中的新评论
这个看似简单的日志记录操作背后隐藏着多层认知负担:首先你得停下来输入logger.info(还是logging.info?我根据代码库不同会混用loguru和logger,结果总是搞混)。然后是括号、f-string本身,以及方括号里的变量。等等,变量名是your_variable还是五行情上面的your_variable_with_edits?还有df.head取子集的语法又是什么来着?
你描述的这个东西叫做:编程。这肯定是在开玩笑吧。写for循环的认知负担怎么说?你得记住要遍历的数组内容、这个数组可能和代码库其他部分的交互关系,更别提那些烦人的索引了!是从0还是1开始?我受不了了!AI快来拯救我!
作者: spiralcoaster | 发布于: 2025-07-18 00:36
18. thr0waway001在”Anthropic未告知用户就收紧Claude Code使用限制”中的新评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用户表示,自从使用限制生效后,他的项目就完全无法推进了。
氛围值已耗尽,是时候开始动动脑子了。
作者: thr0waway001 | 发布于: 2025-07-17 22:06
19. twalkz在”ChatGPT代理:连接研究与行动”中的新评论
这个”电子表格”演示视频挺有意思:视频里的人说他平时需要4到8小时才能完成复杂的数据密集型报告。现在他只需发送一个智能代理请求,出门遛个狗,回来就能下载到整理好的数据表格。他打开表格说:”我觉得准确率大概有98%…只需要复制粘贴调整几处地方。如果能帮我完成90-95%的耗时工作,就能省下大量时间。”
但现实情况往往是,找出那2%的错误(或处理这2%的误差)反而会成为最耗时的部分。这其实是大语言模型(LLM)的老问题了,但随着应用场景越来越复杂,涉及更多个人数据(甚至金钱交易,就像那些”完成任务X并购买Y”的示例暗示的),这种”基本正确”的结果很可能会带来大麻烦。特别是当那2%的错误很隐蔽,又藏在某个包含46个步骤的复杂代理流程的第三步时。
作者: twalkz | 发布于: 2025-07-17 17:27
20. hollywood_court在”前Waymo工程师创立Bedrock Robotics公司推动建筑自动化”中的新评论
我在一家住宅建筑商工作。我们最大的难题就是寻找并雇佣拥有足够技术工人的优质承包商。
我们当地有几十家电气承包商,但只有两家能达到我们的标准。暖通空调公司更是只有一家符合要求,其他技术工种的情况也差不多。
我们的框架施工队是方圆75英里内最好的,其他建筑商总想挖走他们。我们只能不断加薪来防止他们跳槽。
像园艺和害虫防治这类非技术工种则遍地都是。今天我刚刚解雇了主要的杀虫剂和除草剂承包商,因为他们实在不成气候。当然在解雇前我已经找好了替代者,而且有将近20个选择。
可惜对于技术承包商,我就没法这么轻松了。
作者: hollywood_court | 发布于: 2025-07-17 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