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er_news_top_comments_2025-07-04

Hacker News 高赞评论 - 2025-07-04

1. mbreese 在《tmux-rs 发布》中的新评论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用Rust重写tmux?说实话我也没什么特别理由。就是个业余项目,就像园艺一样,只不过会碰到更多段错误(segfaults)。

这种态度太棒了。创造新事物本就不需要理由。谁知道业余项目会带来什么惊喜呢?感谢作者的精彩分享!

话说我的园艺活儿也全是”段错误”,相比之下在院子里写新代码反而安全多了。

作者: mbreese | 发布于: 2025-07-03 15:19


2. andrelaszlo在《编程从来不是瓶颈》一文中的新评论

最近我在指导一群年轻有抱负但缺乏经验的实习生时,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他们现在一天能产出过去需要一两周才能完成的代码量,但这反而让我的工作变得更困难了:

  • 代码审查时,他们对代码的思考不够深入,我的意见常常让他们摸不着头脑。本该是讨论,却总得到”发现得好,我这就改”这样的回复(简直像在和LLM对话)。

  • 处理简单问题的时间大幅减少,但剩下的问题都更加微妙,定位和描述起来特别耗时。

  • 出现了许多新型bug(对我来说)。代码看似正确实则完全无效,或者比同级别”打磨”程度的代码问题更多。这种与传统”有机”代码模式匹配的失效,大大增加了审查成本。几十年代码审查和Stack Overflow答疑的经验,本可以让我不仅定位bug,还能理解作者的思路并给出预防建议。

  • 原本讨论一个简单但糟糕(低效/错误/违规/丑陋…)的解决方案是很有价值的,但LLM辅助的初级开发者往往会给出更复杂的方案,同时存在多种问题。那种让PR从略有缺陷开始,逐步完善设计直至高质量的传统流程已经行不通了。

  • 他们很少在原PR基础上修改,而是经常用全新方案回应首次审查,结果又带来新的微妙问题。

这导致工作量倒置:高级开发者花在PR上的时间反而比初级作者更多。虽然初级开发者可能觉得自己效率更高了,但来自资深同事的热情反馈却越来越少。

大家怎么应对这些问题?我最初的有效方法是要求大量(通过的)测试用例,但后来发现这些测试也存在类似问题。

作者: andrelaszlo | 发布于: 2025-07-03 09:38


3. ddahlen在”天文学家发现第三颗星际访客3I/ATLAS造访太阳系”中的新评论

这个天体来势汹汹,根据当前拟合数据其轨道偏心率超过6。作为对比,1I和2I的偏心率分别是1.2和3.3。

目前它基本上只是天空中的一个光点,还很难判断是否具有彗星那样的活动性。如果它不活跃(即类似小行星),那么现有观测数据显示其直径在8-22公里之间(具体取决于表面反照率)。根据已知信息,它很可能由深色物质构成,这意味着在给定直径范围内更可能接近较大值。但如果存在活动性,其释放的尘埃会使其看起来比实际尺寸大得多。随着它接近太阳开始受热,可能会开始活动(如果已有活动迹象则会加剧)。

它不会特别接近任何行星。今年万圣节前夕它将到达近日点,距离太阳1.35天文单位,速度达68公里/秒(地球公转速度为29-30公里/秒)。它的轨道还是逆行的(即与行星运动方向相反),对星际天体而言这种轨道纯属随机现象。

轨道查看器链接:[https://ssd.jpl.nasa.gov/tools/sbdb_lookup.html#/?sstr=3I&vi...](https://ssd.jpl.nasa.gov/tools/sbdb_lookup.html#/?sstr=3I&view=VOP)

未来几周对我认识的许多同行来说会很有意思。

背景说明:本人正在攻读轨道动力学博士学位,曾为多个NASA任务编写小行星模拟代码:https://github.com/dahlend/kete

作者: ddahlen | 发布于: 2025-07-03 05:43


4. 用户meroes在”员工选择跳过会议,AI笔记工具正涌入Zoom通话”中发表新评论

问题在于这些会议的信息密度实在太低了,连AI总结都不值得我花时间去看。这可不是什么精英主义心态。这些例行会议存在的全部意义,似乎就是为了让某些中层管理者自我感觉良好。他们喜欢口头下达指示,因为这种权威性比写成备忘录更难被质疑——毕竟所有接收者都能在书面材料里挑出毛病。我敢说大多数会议都是为了弥补糟糕的书面表达能力而存在的。

作者: meroes | 发布于: 2025-07-03 03:01


5. archildress在”美国主要气候报告托管网站下线”中的新评论

看到这类事件频繁发生却无人知晓,最终累积成巨大负面影响,实在令人沮丧。更糟的是,这种局面似乎无解。

作者: archildress | 发布于: 2025-07-02 22:51


6. afavour在”匿名举报ICE行踪的应用ICEBlock走红”中发表新评论

单纯从应用本身的功能来评判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这款应用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政府试图建立类警察国家行为的抵制。他们反对这个应用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根本不在乎它实际功能如何。哪怕这是个按个按钮手机就会喊”ICE滚蛋”的简陋应用,他们照样会乐此不疲地声称这危及执法人员安全。

(更何况他们还能借机打压独立媒体,简直是一箭双雕的好靶子)

作者: afavour | 发布于: 2025-07-02 17:14


7. 用户neither_color在”匿名举报ICE行踪的应用ICEBlock走红”中发表新评论

我不觉得避开有警察活动的区域有什么问题。这与是否做了错事无关,单纯就是不想在酒驾检查站被盘问,或者因为警方动用8辆警车占道进行警犬搜查而被堵在路上。作为一个守法程度还算不错的美国公民,只要想到可能在非机场区域被某个探员要求出示证件,然后还要回答各种盘问来”证明自己”,就足以让我想要提前避开可能发生这种情况的区域了。

作者: neither_color | 发布于: 2025-07-02 16:09


8. x187463在《我正在减少LLM的使用》中的新评论

是我在HN上花太多时间了,还是说每个帖子/评论区都充斥着同样的论调?基本上,大语言模型(LLM)确实令人兴奋,但它们生成的代码很混乱,开发者对其缺乏归属感。管理由LLM编写的代码库很困难,因为你无法像对待自己写的代码那样在脑海中构建完整的认知模型。它们只适合那些一次性脚本或不打算维护的项目。

这是我每天都会看到无数次的博客文章/评论区总结。

另一派则是那些似乎”掌握了诀窍”的人,他们能调度多个智能体来规划/执行/合并项目变更,还总想告诉你他们的工作流有多棒——尽管从不展示任何实际代码。

作者: x187463 | 发布于: 2025-07-02 15:20


9. ajmurmann在”私营部门就业减少3.3万,远低于预期的10万增长”中发表新评论

我们拥有完善的指标体系。问题在于媒体似乎总是孤立地看待单个指标,而我们需要同时考察多个指标才能获得更全面的图景。

您描述的情况完全可以通过家庭收入中位数(更好的指标是可支配家庭收入中位数)来反映。即便是传统的人均GDP指标也能涵盖这种情况。

劳动力参与率作为失业率的补充或替代指标也很有价值——因为失业救济到期后人们就不再被计入失业统计。不过我们需要按年龄段来分析:20-60岁人群的低参与率可能是负面信号,而60岁以上人群的高参与率同样可能存在问题。

我认为问题不在于缺乏指标,而是公共讨论要么缺乏动力、要么缺乏理解力、要么缺乏深入研究的意愿。社交媒体上每次讨论这些数据时,都有相当多人分不清中位数和平均值的区别——这让我对情况改善不抱希望。

作者: ajmurmann | 发布于: 2025-07-02 15:18


10. psunavy03在”私营部门就业减少3.3万,远低于预期的10万增长”中发表新评论

我们确实需要更好的经济健康衡量方式。即使我丢掉六位数年薪的工作,转身就能在Applebee’s餐厅当服务员拿最低工资,官方”失业率”数字也不会变化。更不用说这个数据根本不统计那些放弃找工作的人。

关键在于,”充分就业”这个概念意义不大,除非你能确认人们是真的过上了稳定生活,还是说为了糊口不得不拼命工作。前者能让人们有余钱购买非必需品从而带动经济各个领域,后者则完全做不到。

作者: psunavy03 | 发布于: 2025-07-02 15:07


11. crazygringo在《别用“点击这里”作为链接文本(2001年)》中的新评论

我完全不能苟同。他们所谓的”糟糕”示例:

要下载W3C的编辑器/浏览器Amaya,_点击这里_。

这简直再清楚不过了。我会点击链接,要么直接下载,要么跳转到下载页面。

相比之下:

获取_Amaya_!

这暗示链接指向Amaya官网,而非下载页面。对于下载操作来说根本无效。

再看这个:

了解更多关于_Amaya_:W3C的免费编辑器/浏览器,可创建_HTML_、_SVG_和_MathML_文档。

简直糟糕透顶。这根本不是下载操作,”了解更多”是命令式语句,却没有链接!按我的理解,”Amaya”链接可能跳转到企业主页,而非我真正需要的”了解更多”信息。

网络上的传统用法完全没问题:

要下载W3C的编辑器/浏览器Amaya,_点击这里_。

_下载Amaya_,W3C的编辑器/浏览器。

所谓链接不该用动词的说法在我看来非常可笑。当涉及下载或查询等操作时,链接_绝对_应该使用动词。这显然与维基百科那种”参考性链接”不同,后者只是提供主题的延伸阅读。

而”点击这里”能明确区分这不是普通参考链接,而是操作链接。当我看到:

获取_Amaya_!

这…根本没告诉我如何获取Amaya。这只会让我认为”Amaya”是个参考链接,而非下载链接。

作者: crazygringo | 发布于: 2025-07-02 14:15


12. softwaredoug在”Sam Altman炮轰Meta挖角AI人才:’传教士终将战胜雇佣兵’”中的新评论

雇佣兵胜过传教士。

很多雇主希望员工像邪教成员一样忠诚。但当真遇到困难时,这些人往往最先被裁掉,也最没做好准备。

雇主们,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作为员工,别被忽悠了。

作者: softwaredoug | 发布于: 2025-07-02 13:36


13. zmmmmm在”Sam Altman炮轰Meta挖角AI人才:’传教士终将战胜雇佣兵’”中的新评论

这很能说明问题——在背叛了OpenAI创立时的所有核心原则后,他居然还认为自己拥有”传教士”。现在他们的使命除了赚大钱之外,到底还有什么?

作者: zmmmmm | 发布于: 2025-07-02 05:34


14. btown在”Figma拟IPO文件”中的新评论

他们在公告中没有链接Form S-1招股说明书,但该文件已在SEC官网公开:[链接]。其中披露的关键指标包括:8.21亿美元近12个月收入、46%的同比收入增长、18%的非GAAP运营利润率以及91%的毛利率。

这堪称传奇般的成功故事,而联合创始人Evan Wallace主导的前期工程技术决策奠定了成功基础。他的个人网站[链接]详细记录了技术架构演进,以下是几个关键亮点:

[Evan]为Figma编辑器设计了C++/JavaScript混合架构,使得在浏览器中打造顶级设计工具成为可能。文档表示层和画布区域采用C++,而画布周边UI使用JavaScript(团队最终选定TypeScript+React方案)。这种架构既通过C++深度优化文档内存占用和编辑速度,又能利用现代UI技术快速迭代界面。C++开发在Xcode环境中完成以获得更好的调试体验。

尽管Figma文档内容与HTML显示元素相似,但为实现跨浏览器一致性和性能,Figma自主实现了完整的文档渲染系统。通过WebGL绕开浏览器HTML渲染管线直接调用显卡,其渲染引擎独立处理曲线绘制、图像处理、模糊效果、蒙版、混合模式和透明组等,确保视觉保真度。

[Evan]开发了Figma的多人在线同步协议,构建了初期版本的实时协作服务(一种专用实时数据库),并将多人在线同步功能整合至现有编辑器。初始版本采用TypeScript编写,后为提升性能稳定性迁移至Rust。

这完美印证了:当界面流畅度成为核心卖点时,前期优化绝非过早!更难得的是在竞品堆砌功能的背景下,他们成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成就。这个团队令人肃然起敬,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所有人去挑战雄心勃勃的项目。

作者: btown | 发布于: 2025-07-01 21:10


15. 用户onionisafruit在”美联储称这是100万美元的立方体,误差达50万”中的新评论

摘自2014年一个reddit帖子[0]:

这实际上并不是一百万美元的1元纸币。虽然总额确实超过100万美元,但承包商当初制作这个展示箱时尺寸就搞错了。然而他们还是决定装满纸币进行展示,并宣称这是一百万美元。

消息来源: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的导览员

[0] 原帖链接

作者: onionisafruit | 发布于: 2025-07-01 18:58


16. donatj在《我开发的东西改变了朋友圈的社交结构》中的新评论

这让我想起当年在AIM或ICQ上显示”在线”状态,其实就是向他人发出聊天邀请。那时我和许多素不相识的人都有过精彩对话。

如今已经找不到这种”愿意闲聊”的信号了,在我看来,这某种程度上扼杀了网络交流曾经最美好的特质。

作者: donatj | 发布于: 2025-07-01 10:55


17. dcow在”Proton起诉苹果损害开发者与消费者权益”一文中发表新评论

那些通过滥用用户隐私来换取”免费”服务的数据变现公司根本不受应用商店抽成的影响,因为他们不走应用商店的支付渠道。但真正重视隐私、采用订阅制盈利的公司反而被这笔费用严重打击,这给隐私优先的商业模式设置了巨大障碍。

有意思。这个角度我倒是第一次听说,可能是我迄今为止听过最有说服力的论点。这已经不仅仅是关于是否应该允许企业垂直整合的孤立讨论,而是这种垂直整合是否会让它们对我们试图保护的自由市场施加不公平的扭曲压力。

作者: dcow | 发布于: 2025-07-01 04:44


18. rdtsc在”YouTube无翻译”话题下的新评论

YouTube对多语言用户的敌意程度令人惊讶。这大概是为了炫耀他们的翻译能力?或是想提升那些想接触外语内容用户的体验?又或者只是某些产品经理为了升职而”设计实现”的愚蠢功能?

但肯定有明白人知道,世界上有大量用户能说多种语言,根本不需要谷歌来”帮助”或”猜测”他们更喜欢哪种语言。

作者: rdtsc | 发布于: 2025-07-01 04:11


19. Jacobgkau在”Xfinity利用家庭WiFi信号检测运动”中的新评论

根据适用法律规定,康卡斯特可在不另行通知您的情况下,向第三方披露由您的WiFi动态监测功能生成的信息,包括配合执法调查或诉讼程序、涉及康卡斯特的纠纷案件,或依据法院命令/传票要求。

这听起来意味着,至少在特定条件下(使用运营商提供的WiFi接入点、开启此功能等),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将能够向执法部门/法院证明某人在特定时段是否在家。

作者: jacobgkau | 发布于: 2025-06-30 20:31


20. cjflog在”Ask HN: 你在做什么项目?(2025年6月)”中的新评论

目前这是一个个人副业项目:

https://laboratory.love

去年PlasticList发现他们测试的食品中有86%含有塑料化学物质——包括100%的婴儿食品。欧盟刚刚将”安全”的BPA限值下调了2万倍。而美国FDA允许的标准仍比欧洲认定的安全水平高出100倍。

这看起来是个可以解决的问题。

Laboratory.love让你能众筹测试你实际购买的特定产品。就像是消费者报告遇上众筹平台,但专注于检测你酸奶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孩子零食中的有害成分,任何你关心的东西。

运作方式:找到产品(或建议一个),为其测试基金捐款,测试完成后获得详细实验室报告。如果产品365天内未达到众筹目标,自动退款。所有结果公开透明。采用与PlasticList.org相同的检测方法——他们曾在产前维生素到冰淇淋等各种产品中发现塑料化学物质。但这次不是由研究人员决定检测对象,而是由你决定。

更深远的意义:企业会对市场压力做出反应。透明度正是这种压力的来源。当消费者掌握数据,供应链就会变得更干净。

技术细节:与ISO 17025认证实验室合作,检测三个不同生产批次样本,检测精度达十亿分之一。测试协议完全公开。

你可以浏览产品、添加想测的商品,或关注你感兴趣的项目:https://laboratory.love

作者: cjflog | 发布于: 2025-06-30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