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er News 高赞评论 - 2025-06-27
1. ColinWright在”新型金字塔状物体总能同一面朝上着陆”中的新评论
论文中提到:
“不过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物理实现这样的物体。第二作者曾用铅箔和细竹条制作过一个模型(现已遗失),这个模型能够依次从一个面翻转经过另外两个面,最终到达静止位置。”
那个模型其实在我这里…是我和Bob Dawson在剑桥时一起制作的。或许我该联系下他。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506.19244
HTML版内容:https://arxiv.org/html/2506.19244v1
作者: ColinWright | 发布于: 2025-06-26 09:23
2. jackdeansmith在《The Hollow Men of Hims》中的新评论
真正的悲剧不是Hims这家公司的存在,而是它运作得如此完美。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选择他们的复合减肥药而非FDA批准的替代品,选择组合式ED药丸而非成熟的单一成分疗法,选择算法咨询而非真正的医疗服务。人们做出这些选择并非因为产品更好,而是因为整个体验被优化得更像是购物,而非直面定义人类境况的死亡与脆弱。
我强烈反对这篇文章的几乎所有观点,特别是这一点。人们做出这些选择不是因为花哨的营销手段在作祟,而是因为现有的医疗流程充满家长式作风、难以操作且往往价格昂贵。
如果你想获得安全且真正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你绝对应该拥有一位建立私人关系的家庭医生,他深入了解你的生活方式、副作用风险因素和医疗需求。但有多少美国人能拥有这样的医生?也许几十个?市场只是对现有体系的糟糕现状做出了回应。
作者: jackdeansmith | 发布于: 2025-06-26 00:00
3. bironran在《-2000行代码(2004)》中的新评论
我最引以为豪的一次代码提交是删除了约6万行代码——那是一个完整的”服务器”(那可是2000年代初的产物),这个服务器需要将所有状态都保存在内存中。我将其替换为仅5千行的轻量级逻辑代码,这些代码可以直接嵌入到另一个服务中运行,且完全不需要内存状态。这纯粹是算法上的胜利——我发现对于特定的引导子图同构问题(当目标图是树状结构时,即有单一根节点的有向无环图),可以通过单次遍历原始有向双向图来实现,在遍历过程中向输出图(树)生成顶点和边,同时仅需维护一个很小的可查看堆栈,记录从根节点出发可能影响当前生成步骤的操作路径(而不仅仅是父节点路径)。
至今我还记得那个庞大的提交记录:”-60,000(或类似数字)行代码”。这是我推送过的最棒的提交。
那段时光真是令人怀念。自那以后我再没做出过如此惊艳的算法优化了。
作者: bironran | 发布于: 2025-06-25 22:55
4. ahartmetz在”零基础编写Linux设备驱动”一文中发表新评论
我也试着联系了厂商,询问他们是否能分享关于其协议的规格说明或文档。令人惊喜的是,Nanoleaf的技术支持在4小时内就回复了我,提供了完整的协议说明,这份协议同时适用于他们的Desk Dock和RGB灯带。
这简直太棒了!太多厂商至今仍认为这种相对简单的技术藏着什么宝贵知识产权。殊不知免费公开规格说明反而更有利于自身发展,而不是在帮竞争对手。
作者: ahartmetz | 发布于: 2025-06-25 20:09
5. ipsum2在”Gemini CLI”中的新评论
如果你使用这个工具,你的所有代码数据都会被发送给谷歌。根据他们的条款:
当你使用面向个人的Gemini Code Assist时,谷歌会收集你的提示词、相关代码、生成输出、代码修改、相关功能使用信息以及反馈,用于提供、改进和开发谷歌产品服务及机器学习技术。
为保障质量并改进产品(如生成式机器学习模型),人工审核员可能会查阅、标注和处理上述收集的数据。我们会在此过程中采取措施保护你的隐私,包括在审核员查看或标注前断开数据与谷歌账户的关联,并将这些脱敏数据存储最多18个月。请不要提交机密信息或任何你不愿被审核员看到/被谷歌用于改进产品服务及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
作者: ipsum2 | 发布于: 2025-06-25 16:21
6. w-m在”OpenAI按分钟计费,请加速你的音频”中的新评论
在转录Andrej的演讲时,你其实选择了语速方面最具挑战性的案例。他正常的语速已经是普通人1.5倍以上,属于那种你不得不把YouTube播放速度调回1倍速才能跟得上内容的人。
本着”OpenAI分钟”的优化精神,建议不要发送任何静音片段。例如这个ffmpeg命令:
ffmpeg -i video-audio.m4a
-af “silenceremove=start_periods=1:start_duration=0:start_threshold=-50dB:
stop_periods=-1:stop_duration=0.02:stop_threshold=-50dB,
apad=pad_dur=0.02”
-c:a aac -b:a 128k output_minpause.m4a -y通过将超过20毫秒的静音段(阈值-50dB)替换为20毫秒的停顿,能把39分31秒的演讲压缩到31分34秒。为了符合你原文的精神,我只测量了文件时长的缩短效果,并没有实际验证缩短版音频的转录质量。
作者: w-m | 发布于: 2025-06-25 15:21
7. cperry在”Gemini CLI”中的新评论
大家好,我是这个项目的开发成员。目前使用量正在快速增长,今天TPU(张量处理单元)的压力可不小。
非常感谢大家到目前为止的反馈,团队正在仔细阅读这个帖子的每一条建议。欢迎继续提出bug或功能需求,我们都会认真查看。
作者: cperry | 发布于: 2025-06-25 13:50
8. iandanforth在”Gemini CLI”中的新评论
谷歌Gemini产品线的碎片化程度真是令人叹服。作为Pro订阅用户,我现在才知道要获得额外使用额度还得成为”Gemini Code Assist标准版或企业版”用户——这玩意儿我之前压根不知道存在!普通谷歌用户能获得慷慨的使用配额,但专门为”Gemini”付费却连”Gemini CLI”都用不上,简直妙不可言!
作者: iandanforth | 发布于: 2025-06-25 13:37
9. stego-tech在”男子因携带秃顶JD Vance表情包被美国边境拒绝入境”一文中发表新评论
关于这个具体事件的争论,以及”不喜欢就别出门”之类的言论,都忽略了这些文章试图提出的核心问题:
我们是否同意任何国家的执法部门都可以无证搜查电子设备?
我们能否接受那些自称保护言论自由的国家,却拒绝持批评意见者入境?
如果上述任何一点令人反感,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来制止?
现实情况是,这种现象正在加剧——不仅在美国,全球范围内都是如此。考虑到其影响,我们确实需要坦诚讨论这种现象是否可接受。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批评过某个不愿具名的欧洲政府,但他们仍多次允许我入境工作、与同事往来并开展志愿活动。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对政府政策的直言批评,我严重怀疑自己能否进入中国等威权国家——无论我在境内有何意图。
这才是我们应该讨论的[更广泛议题],而不是纠结于单个事件的细枝末节。
作者: stego-tech | 发布于: 2025-06-24 19:01
10. paxys在”男子因携带秃头JD Vance梗图被美国边境拒绝入境”一文中发表新评论
不知道那些整天抱怨”政治正确太过了”、”现在连玩笑都不能开了”、”取消文化已经失控”的人,看到这个会怎么说…
作者: paxys | 发布于: 2025-06-24 18:31
11. hintymad在”GitHub CEO:尽管AI蓬勃发展,人工编码仍是关键”中的新评论
从另一篇帖子转述。我很困惑为什么人们不再多讨论系统规范的本质复杂性:
在《没有银弹》中,Fred Brooks指出软件工程的难点在于本质复杂性——理解、规范和建模问题领域,而像工具限制这样的偶然复杂性是次要的。他的观点是,没有任何工具或方法能”神奇地”消除软件开发难度,因为核心挑战是概念性的,而非语法层面的。快进到今天:很多人讨论AI代理能通过自然语言提示编写完整代码库来取代工程师。但这似乎假设规范问题已经以某种方式解决或简化了。实际上,将模糊想法转化为详细、健壮的系统仍然是工程师的核心工作。
如果有人提供详细规范并与AI迭代协作开发软件,这不就是用AI消除偶然复杂性吗?就像我们从汇编转向高级语言那样。这不会取代工程师,而是提升我们的生产力。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它应该通过降低迭代成本和扩大影响范围来创造更多机会。
那么如何理解这种现象?如果一个AI代理根据提示开发产品,那只是因为其他人已经完整地(显式或隐式地)规范了这个系统。如果我们只是用AI复制现有产品,那就不再是解决技术问题,而是在分销或成本上竞争。这不是工程颠覆——而是商业颠覆。
我漏掉了什么关键点吗?
作者: hintymad | 发布于: 2025-06-24 01:57
12. vpribish在”美国化学安全委员会或被撤销”中的新评论
你一定要去看看他们在YouTube上那些精彩的安全事故调查视频。虽然我不清楚他们的组织运作效率如何,但显然这类工作必须有人来做——作为一个纳税人,我很欣赏他们这种兼具教育性和信息性的工作方式。
作者: vpribish | 发布于: 2025-06-24 00:56
13. acheong08在”uv:用Rust编写的极速Python包和项目管理器”中发表新评论
几个月前我还说绝不会用uv工具。毕竟已经用惯了venv和pip,觉得没必要再学新工具。
现在我的Python项目全都改用uv了。转变的契机是在一台共享服务器上:我没有root权限,环境里各种依赖包和驱动都损坏了,而我又必须安装pytorch。当时pip完全罢工,安装耗时长得离谱。每个用户只有10GB存储配额,pip的缓存却占了大半空间,还无法正确修改缓存路径。换成uv后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如果你还在犹豫,真的花5分钟试试看吧,绝对不会后悔。
作者: acheong08 | 发布于: 2025-06-23 18:56
14. godelski在”Fairphone 6采用更可持续的全新设计”中的新评论
他们提到了Pixel手机,我不得不说,真希望有人能把手机背面的指纹识别器带回来。那真的是最佳解决方案。解锁手机最快的方式,因为无论指纹识别多慢,你在从口袋掏出手机时就已经激活它了。说实话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更喜欢Face ID(我现在用的就是这个)。求求了,哪位厂商把这个功能带回来吧。
作者: godelski | 发布于: 2025-06-23 16:51
15. sytelus在”亚马逊品牌劫持事件中的克莱因瓶(2021)”发表新评论
亚马逊对这些由中国的专业供应商日复一日系统化钻空子的问题完全无动于衷。现在平台上大量维生素都是假冒伪劣产品,甚至对人体有害。很多书籍(包括小众出版物)也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我尝试转向沃尔玛购物,但令人惊讶的是,25年过去了他们依然毫无改进。沃尔玛甚至没意识到应该通过突出展示正品品牌标识等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也试过把所有图书采购转到巴诺书店,但同样令人震惊的是,过去25年他们居然毫无长进。网站体验糟糕,收取7美元运费,甚至不能免费配送到离我最近的门店!
亚马逊显然就是仗着这些竞争对手的严重缺陷才能如此高枕无忧。
作者: sytelus | 发布于: 2025-06-22 23:54
16. 用户userbinator在《用Home Assistant、AdGuard Home和8美元智能插座避免大脑退化》中的新评论
为了对抗分心,反而构建了一个过度复杂的系统来帮助自己专注,还为此专门写了篇文章——这确实是非常Hacker News风格的典型做法。
作者: userbinator | 发布于: 2025-06-22 22:04
17. Findecanor在”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中的新评论
我认为内塔尼亚胡应该进监狱
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他面临多项腐败指控,而且很可能确实有罪。但只要他能让以色列保持紧急状态继续掌权,就能让这些指控延期审理,甚至想办法绕过。
这次对伊朗的新战争也转移了人们对加沙局势的关注。当地饥荒已进入新的危急阶段。民众被集中管制,无法再耕种田地。发放食物援助的站点数量大幅减少,每天都有数十人在试图前往援助点时被以色列士兵杀害。
作者: Findecanor | 发布于: 2025-06-22 12:02
18. Simon_O_Rourke在”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中的新评论
这对美国来说是个彻头彻尾的昏招。被拖入以色列的战争泥潭,很可能要独自为未来几年收拾烂摊子——虽然严格来说这烂摊子不是我们直接造成的。
为了帮以色列现任领导层逃脱牢狱之灾,这波操作将连带冲击油价、股市和美国的安全考量,实在得不偿失。
作者: Simon_O_Rourke | 发布于: 2025-06-22 08:43
19. rich_sasha在”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话题下的新评论
这确实是个奇怪的现象。我并不反对你的观点,但所谓的”合法”核武器又是什么标准?几个国家先拥有了核武,然后就决定禁止其他国家发展。以色列后来也搞出了核武器,同样”未经授权”,但那些不介意的国家就假装不知道。
说到底,核武器哪有什么合法不合法之分,不过是实力博弈的结果罢了。
作者: rich_sasha | 发布于: 2025-06-22 05:45
20. tptacek在”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中的新评论
我认为内塔尼亚胡该进监狱,至于特朗普,还是少说为妙。不过这次事件发生在一个人烟稀少的山区非法武器级铀浓缩设施上,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强烈推荐大家了解一下GBU-57”掩体粉碎者”炸弹,这玩意儿简直就是现代版的卡通炸弹。军方故意把它做得极重——不是靠炸药,而是纯靠质量堆砌。要我说,他们真该把它做成巨型钢琴的形状。
作者: tptacek | 发布于: 2025-06-22 00:23